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臺灣美麗秘境!小琉球珊瑚礁的身家調查報告

106/08/02 瀏覽次數 8308

一個空有美麗皇宮(珊瑚礁),獨缺主要居民(魚類)的樂園。 

 

在高屏溪口,離東港鎮的西南方海面約8海里處,距高雄市也只有18海里之遙,有一座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小琉球(東經120°22'11",北緯22°20'19"),全島面積約6平方公里。這裡屬熱帶季風氣候,但因近台灣高屏外海,受中央山脈南段的屏障,因此成為台灣唯一不受東北季風吹襲影響的外島。

 

小琉球島是由隆起珊瑚礁所構成,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造就了豐富海洋資源。(圖/種子發)小琉球島是由隆起珊瑚礁所構成,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造就了豐富海洋資源。(圖/種子發)

 

小琉球四季氣溫變化較其他外島小,氣候溫暖,7月的平均溫度最高僅攝氏27.9度,3月的均溫最低僅攝氏17度,是個氣候宜人的小島。島嶼周遭海域終年維持在攝氏25度以上,1月平均水溫攝氏25.0度,7月則是攝氏29.4度,是台灣臨近海域年平均海水溫度最高的地區。


這一海域育孕著許多珊瑚礁海洋生物,隨著近年來環境保護的成功,海龜的數量遽增,吸引了潛水客蜂擁而至,使得觀賞海龜並與其優遊於大海的欲望不需遠渡重洋就可圓夢。

 

著手調查!近在咫尺的隱藏寶藏


這區域雖離台灣很近,但學者們對當地的調查研究並不完整,至今仍陸續發現世界新魚種與台灣新紀錄魚種。


2003年筆者與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前往小琉球漁福村外海處調查,在軟珊瑚生長茂密區的沙坑中採獲了4尾世界新種的鰕虎魚,其後命名為沈氏硬皮鰕虎(Callogobius sheni),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其他地區仍未發現類似物種。另外,還採獲了5種台灣新紀錄的魚種,可見小琉球附近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甚值得期待。

 

從海上拍攝小琉球美人洞附近海岸,都是典型的珊瑚礁岸,大型石塊是珊瑚礁。從海上拍攝小琉球美人洞附近海岸,都是典型的珊瑚礁岸,大型石塊是珊瑚礁。

 

2015年3月起,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在小琉球四周的龍蝦洞(東北方)、厚石裙礁(東南方)、杉板灣(西方)、美人洞(西北方)4個地點設置了長期性固定調查測站,以監測近岸的海洋環境與生物,並進行該海域的觀測研究。研究人員於固定測站附近布放了連續記錄的溫度計,且採用國際珊瑚礁總體檢的標準方法設立了調查線,以記錄珊瑚礁底質狀況。同時在底質調查線附近範圍(50公尺 × 10公尺)進行魚類群聚調查,記錄所發現的魚種、體長大小及數量。 


珊瑚礁的基本觀測數據


底質覆蓋率:

小琉球的珊瑚礁底質覆蓋率調查發現,在東北龍蝦洞區域,以軟珊瑚較多,約63.5~69%;東南區的厚石裙礁覆蓋率則約42~48%,較杉板灣的24.5~27.5%及西北側美人洞的6.5~31%高,在這區域,藻類覆蓋在珊瑚上的景象處處可見,並且明顯高於墾丁、蘭嶼及綠島。


樊同雲認為藻類生長在珊瑚上的覆蓋率,會受水質優養化、藻食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過度捕捉所影響,但目前尚無法定論。不過,秋季時期的觀察發現,除了杉板灣海域外,這種藻類覆蓋的情形有明顯下降的現象。


珊瑚礁指標生物:

珊瑚礁指標生物數量的觀察結果則顯示,除了蝶魚數量達標之外,並未觀察到大型食用魚的蹤跡。這裡的大型食用魚,指的是超過25公分的鸚哥魚、石鱸、笛鯛、石斑魚等,這應是人類過度捕撈所致。另外,無脊椎動物的指標生物,如櫻花蝦、魔鬼海膽、海參、硨磲貝等動物,仍可記錄到少許的數量,惟並未發現大法螺或龍蝦的蹤跡。


儘管時受人為活動或汙染的影響,2016年在杉板灣站附近做潛水調查時,仍發現6隻海龜停在珊瑚礁上,可近距離拍攝其英姿,可見這海域的環境保育工作確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不怕人,能靠近到50公分內的海龜。不怕人,能靠近到50公分內的海龜。

 

魚兒們的分布概況


藉由魚類調查,小琉球海域目前累積的魚類共計有90科669種,是珊瑚礁典型魚類群聚。經由長期觀測記錄,美人洞地區的魚種數約66~104種(最高),其次是杉板灣(60~86種)、厚石裙礁(51~91種)及龍蝦洞(28~56種)。


經分析,美人洞區域的沙與礁石區棲地變化最大,因此魚類種數最多,龍蝦洞則是軟珊瑚覆蓋率較高的平礁區,導致棲息魚種數量最少,厚石裙礁區的石珊瑚相當豐富,以及藻類覆蓋較多的杉板灣,平均棲息魚種數量則介於兩者之間。


比較今昔的變化,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年觀察到的平均魚種數量略低於20年前(1990年)的紀錄,魚類群聚也有明顯的差異。至於近兩年(2015與2016年)的觀察結果則無顯著差異,推測是因為在調查選址的部分,都是底質類型相似的測站,所以魚類群聚也較相似,不似早年調查時,涵蓋了較多不同底質類型的棲地,因而造成前後的差異。


另外,4個長期調查測站的魚類群聚深度變化(10公尺及20公尺),並未有顯著的差異。這4個長期觀測測站分別設於小琉球的東(龍蝦洞)、南(厚石裙礁)、西(杉板灣)、北(美人洞)4個方位。這4個方位的底質棲地特性略有不同,經由非向量統計的整體分析顯示,在魚類群聚的分布上有顯著差異。


藉由聚類分析圖與多向度度量分析,明顯看出在兩年的研究期間,同一測站的魚類群聚現象相似。美人洞、龍蝦洞及厚石裙礁3個測站的魚類群聚各自成一單元群,彼此最相似,且無年間差異群形成。


位於杉板灣水深10公尺處的魚類群聚現象與美人洞群較近。位於杉板灣水深20公尺處的魚類群聚現象,與厚石裙礁的魚類群聚現象較相似。

 

魚的種類越來越少?發生了什麼事?


珊瑚礁魚類就如同居住於叢林裡的動物,種類應相當多,但是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魚種數量都在逐漸減少中(少數物種除外),這是為什麼呢?

 

釣獲之珊瑚礁魚類,五顏六色,色彩鮮艷。釣獲之珊瑚礁魚類,五顏六色,色彩鮮艷。

 

據分析,某些物種雖然產卵數不少,但真正入添到礁區的數量並不多。另有些魚種還受到成長緩慢的影響,像是粗皮鯛與鸚哥魚壽命較長(大多可達到30~40歲),也會造成族群量不多,但致命性的原因可能是當地居民跟其他沿岸海域居民一樣,喜歡食用珊瑚礁魚類,因此中大型的經濟魚種幾乎被捕光,只剩小型珊瑚礁魚種,尤其是當地捕獲的魚,並未經漁會拍賣,而是在市場旁的馬路邊自行販賣給島上居民,許多魚的價格甚至是恆春售價的二倍,造成捕魚行動趨之若鶩,也使漁業資源更形耗竭。


大自然對小琉球的餽贈:季節性洄游魚類


小琉球海域得天獨厚,每年都有許多季節性洄游的魚種來訪,以及在特定季節的珊瑚礁底棲性成魚會入添。因此在珊瑚礁魚類資源匱乏的現況下,當地的排筏數與漁民出海次數依舊頻繁。


舉例來說,每年從初冬(12月)到春節後(2~3月),漁民會全體出動到小琉球東北方的海域進行「一支釣」,準備釣洄游性魚種中價位最高的「土魠魚」,這魚最大尾叉長可至240公分,重70公斤。同時,成群洄游的魚種「扁甲鰺」也會出現,每天約可釣獲數十到數百尾。


於春、夏季節時期,成群洄游的「鬼頭刀」也造就了小琉球出名的特產——鬼頭刀肉乾、香腸。「棘鰆」俗名「石喬」,也是在這季節從熱帶地區隨洋流而來的魚種,但數量較少,這魚種最大尾叉長可至250公分,重83公斤,是中等價格的魚種,由於切片後魚肉不太容易與土魠魚分辨,因此台灣俗稱牠是「假土魠」。 


在秋季時分,位於主產地台灣北部與澎湖的珊瑚礁底棲性魚類耳帶蝶魚(當地俗名:金蝶)也會從台灣沿岸遷徙到小琉球海域,大約有2~3千尾。有數種笛鯛像是:銀紋笛鯛(俗名:紅槽)、隆背笛鯛(俗名:紅魚)、黃足笛鯛(俗名:赤筆仔),都屬於高價位魚種,也會同時由附近海域遷入,但現在隨著打魚與釣魚頻繁,也逐漸減少,像這種季節性的遷徙,到隔年春天就幾乎看不見。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研究人員在多個地點都可見到「黃足笛鯛」,甚至在杉板灣南側的山豬溝海域還可看到8尾「隆背笛鯛」,希望明年春天能再見到牠們。


為何小琉球珊瑚礁白化的速度比較慢?


小琉球各測站隨著漲潮有冷水團湧升現象,日溫差介於攝氏2~5度。全日潮升降一次,半日潮則每天升降二次;以月周期論,溫降在春天時約為半月,夏、秋季則較不規律。這現象與墾丁南灣冷水團湧升所造成的海水溫度下降類似。


小琉球附近海底陡峭,鄰近水深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屏峽谷邊,潮流傳送至此因受到地形阻擋,部分深冷的海水被迫爬升,造成上層海水水溫下降。


冷水湧升的現象,使得小琉球的珊瑚礁在面對全球暖化、海水表面水溫上升的同時,稍獲喘息的機會。
 
珊瑚礁珊瑚礁
 
2016年是聖嬰年,海水溫度上升,位在澳洲的大堡礁面臨嚴重的影響,約9成的珊瑚白化,日本石垣島珊瑚礁也有97%出現白化的現象,甚至過半的珊瑚死亡,台灣南灣後壁湖至貓鼻頭區以及綠島海域的珊瑚白化也頗為嚴重,只有小琉球海域的珊瑚幸因有冷水團的湧升,使得白化情形輕緩。

研究人員觀察到小琉球海域海水溫度也會受颱風影響,降溫程度則依颱風的路徑、大小而有不同,像是2015年8月6日中度颱風——蘇迪勒穿台而過,就造成這海域溫度同步下降,而在2015年8月20日天鵝颱風因沒有穿越台灣,所以降溫不明顯。

 

高屏溪帶來的濁水,會對小琉球造成破壞嗎?


高屏溪是台灣河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年輸沙總量超過3千萬噸,居台灣之次。當颱風及大雨過後,大量的泥沙進到高屏沿岸,讓高屏沿岸區域形成黃濁的海面,影響範圍甚至遠達小琉球。

 

當充滿泥沙的汙濁河水進入高屏沿岸後,極有可能會擴散至小琉球的海域。(圖/Pixabay)當充滿泥沙的汙濁河水進入高屏沿岸後,極有可能會擴散至小琉球的海域。(圖/Pixabay)

 

2015年9月1日研究人員在美人洞附近拍攝到高屏溪濁水沖刷至小琉球,在海面上形成一條明顯的界線,這景象只局限在島西北的美人洞,但隔兩天9月3日水就回復到原先清澈的模樣。


2016年9月7、8日在龍蝦洞測站上,也拍攝到高屏溪濁水沖刷至小琉球,在海面上形成明顯的界線,且摻雜許多陸源雜物的奇景;9月7日的海水明顯分層,表層海水1~2公尺的能見度低於30公分,形成一黃色海水層,底下海水能見度約8~10公尺,水清但光線差;9月8日海水則上下明顯均濁,表水能見度低於10公分,底下海水能見度約2~3公尺。


2016年6月起,研究人員布放了沉積物收集器。在9月初的作業時,拍攝到沉積物收集器管內有沉積物,但受莫蘭蒂颱風影響,置於龍蝦洞與杉板灣的二組沉積物收集器已不見。


經過2年的多次定點調查都發現,在小琉球珊瑚礁區並未發現有溪流泥沙的沉積物,儘管受到各颱風或高屏地區的強降雨影響,高屏溪帶來的大量泥沙並未在小琉球海域永久沉積,測站底質珊瑚礁的狀態似乎未受到影響,真是老天保佑。


不濫捕、不破壞,是人類保護生態的重要守則!


依珊瑚狀況而言,還算良好的珊瑚礁樂園——小琉球,不但躲過因海水溫度上升的白化事件,也未受到高屏溪輸沙的影響,在這海域又有著每年大自然送來的禮物(例如珊瑚礁魚類成魚季節性入添與洄游性魚種),增加了許多新房客。


然而,即使有再多的魚種與魚大量遷入,也禁不起人類無限制地捕捉,如不改善這種濫捕破壞生態的行為,這片美麗的珊瑚礁皇宮裡將永遠缺乏房客。

 
資料來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