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雷射的應用–捕捉原子與中性粒子

98/09/08 瀏覽次數 24191
小百科

朱棣文(Steven Chu)是 1997 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他在 1948 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1976 年取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1990 年擔任史丹福大學蓋波(Geballe)講座教授。他的貢獻是應用雷射捕捉原子和中性粒子,對量子物理和原子及粒子間的作用有深入解析。2009 年被任命為美國能源部部長。

抱著好玩的心態做實驗

朱棣文拿到物理學博士後,就到貝爾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後來升為正式研究員。1984 年他和同僚開始探討,如何捕捉一些沒有「性格」的原子和中性粒子。所謂沒有「性格」,是指這些原子和粒子不帶電荷也沒有電偶極(electric dipole)。以前的物理實驗都是利用外加的電場或磁場來控制帶電的物質,但對原子或中性粒子卻是無法操縱自如。

當初的研究只是好奇,抱著好玩的心態去做實驗,他說自己毫無經驗,但他的同事阿斯金(Art Ashkin)鼓勵他去玩。那時候的貝爾實驗室非常開放和自由,主管也不過問,於是他就放心去設計。他利用雷射的偶極力把原子冷卻到極低溫度,再用雷射的能量來極化電子或不帶電的粒子。經過許多次的嘗試,發現在某種多方向的雷射照射下,居然能擄捕中性粒子,如小玻璃珠、細菌、鈉原子,從此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貝爾實驗室是美國電話公司的研究實驗室,成立於 1925 年。貝爾實驗室的設備好,經費充足,研究風氣開放自由,主管鼓勵每個研究員要創新,有問題要多提出來討論,這樣的環境帶來了許多突破性的發現和發明。

因貝爾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而得到諾貝爾獎有 6 次:戴維森(Clinton J. Davisson)得到 1937 年物理獎;巴丁(John Bardeen)、布拉頓(Walter Brattain)和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獲得 1956 年物理獎,他們發明電晶體,奠定了半世紀來電子器材的基礎;安德森(Philip W. Anderson)以磁性和玻璃材料的研究有突破性的成果得到 1977 年物理獎。

另外,潘佳斯(Arno A. Penzias)和威爾森(Robert W. Wislon)以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得到 1978 年物理獎;朱棣文獲得 1997 年物理獎;史托馬(Horst Stmer)、拉福林(Robert B. Langhlin)和崔琦(Daniel Tsui)因研究分數量子霍爾效應(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得到 1998 年物理獎。

向學生學習

朱棣文在貝爾實驗室待了 9 年,1987 年被史丹福大學物理系聘為教授。他引用了一位老同事蓋波(Ted Geballe)的話來說明,為什麼要從一個那麼好的研究環境轉到大學:在大學裡最好的一面是有學生,這些學生都是新鮮、熱忱、不固執、能創新的。起初他們相信教科書和教授的論調是有權威性的,但很快會發現書和教授說的並不一定可靠,學生就開始創新,有自己的想法和嘗試,那時候該是教授向學生學習的階段,也是最美好的「教」和「學」的境界。這也是教育的名言:「教學相長。」

當朱棣文發表他的第1篇「雷射捕捉原子」論文時,曾經有人問他:「你的實驗會有什麼實際用途嗎?」他很謙虛也很誠實地回答:「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有人會應用到我的發明。」果然不到兩年,就有人推廣到許多不同的應用。例如原子碰撞冷卻到極低溫的問題,如 B-E(Bose-Einstein)原子凝結物的研究、原子雷射、地球向心加速力的準確測量等,都能利用他的新方法去測探,準確度可達一億分之一;可做原子時鐘的標準,利用他的方法也可測探油礦。

到史丹福大學後,他推廣他的研究範疇,利用雷射的功能去探討單分子形態,分析聚合物動力和生物功能。他由物理的研究領域跨到化學動力和生物功能,利用他的新技巧探討高分子聚合物的種種動態;從最基本的 DNA 著手,繼而研究肌肉舒縮的功能和機制,以單分子的實驗觀點來看生物的種種功能。這是一個新的方向,也是與眾不同的研究路線,已經有許多突破性的成果。

短短的幾年,朱教授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並且已經被應用到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儘管他很謙虛地說:「我只是一個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平凡工作者,按部就班踏實做實驗的人。」

講座之旅

在朱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次年(1998年)4 月下旬,朱教授應筆者執教的華盛頓大學的邀請,來當第 39 屆甘迺迪講座的主講人。第1場的題目是用(雷射)光捕捉原子和中性粒子。第2場演講的題目是:從單分子形態看聚合物動力和生物功能,利用他的新技巧去探討高分子聚合物的種種動態,以單分子的實驗觀點來看生物的種種功能。

當天晚上系裡辦了一個大宴會,在著名的蕭氏植物園舉辦。傍晚筆者和內人陪同他參觀植物園的奇異花木,特地帶他去看日本花園,別有情調,他讚美不已。他一天奔波,還演講,但並沒有露出倦態,走起路來,還是健步如飛,身體保養得相當好。筆者內人問他健身祕方,他說他每天至少要花 30 分鐘的時間做運動,週末一定去爬山或打網球,運動和飲食是二項重要的課題。難怪雖然那時候他 50 歲了,但身材仍然保持得很好,就像三十來歲的人。

第二天下午第2場演講後,筆者送他去機場時,曾經問起他是否能閱讀中文,他說可以聽一點,能寫自己的名字。小時候,爸媽曾經在週末送他去學習中文,週末是玩的時間而竟要去上中文課,因此心理上就不想去學,也就只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他也談到他有兩個孩子,老大雖然聰明,但不頂喜歡念書,想盡辦法要他念書,但是無計可施。老二雖然沒有哥哥聰明,但用功,學校成績也好。

朱教授相當謙遜,常常說他對生物和化學沒有深入的了解,不以大師自居。也常常提起他的合作同僚,如阿斯金博士的初期幫助才能使實驗順利完成。他不僅在專業上有超人的成就,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許多值得學習的,他經常慶幸有好的工作伙伴、好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的共同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成果。

筆者曾問及他的研究室的人員,他說有 10 名研究生、3 名博士後研究人員。他的經費只能養得起 5 名研究生(從研究計畫經費支付),另外 5 名是由系補助或助教獎學金支薪。3 名博士後研究員,一名是由研究計畫資助,一名是法國政府公費派來的,一名是朱教授自己掏腰包養的。筆者還以為他會有龐大的研究團隊和相當充足的研究經費,他表示:自得獎後,還沒有提出研究計畫,因此不敢肯定將來會有更多的研究經費。他也談到教學,他每學期得教一門課,因此很羨慕法國科學院的制度,1 年只要給 12 堂課,但每年每一堂課都必須不同,而且課題不能重複。

生涯和榮耀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經任教於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數年。小時候他是個平凡的學生,中學成績也沒有什麼特殊,而哥哥弟弟都是名列前茅並進了長春藤學校,自以為是家族最不爭氣的一員。他曾經開玩笑說:「我的二位兄弟都擁有好幾個高等學位,但是我想我的諾貝爾獎可以抵上幾個高等學位吧!」

他喜歡動手,玩模型飛機,運動。在高中,受到一位物理老師邁諾(Thomas Miner)的鼓勵和影響,引起他對物理莫大的興趣。後來進羅徹斯特大學(Rochester University)念物理,大一、大二採用費曼的三卷物理學講義使他享用終生。

朱教授是實驗物理學家,看看他在實驗室的照片,就知道他是熱愛科學而有信心追求科學的真理,一連串突破性的成果,也贏得了物理最高榮譽:諾貝爾獎。2004 年被聘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勞倫斯國家實驗室的主任,勞倫斯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實驗室,1 年的研究經費有5億美元,有 4 千名研究員和員工,800 名學生。

朱教授近年來對能源有新的觀點和研究方針,2009 年被美國歐巴馬總統任命為能源部部長。他曾經榮獲 1993 年沙地阿拉伯費沙國王國際科學獎,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

深度閱讀
  1.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97/index.html
  2. http://en.wikipedia.org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