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自然療法與中醫現代化:傳統療法的前景與挑戰

95/05/15 瀏覽次數 18073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人類的平均壽命明顯地逐漸提高。先進國家由於各種抗生素的發明,在重大死亡原因中,因細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已從名列前茅變為非主要死亡原因。反倒是各種慢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起而代之,變成十大死因中的主要殺手。

另一方面,醫療技術在診斷、預防與治療疾病方面,也有顯著的進展。從器官移植、抗生素與抗癌藥物、到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造影等等,許多重要的發明與突破,對於疾病控制與病患的健康改善都有提升的作用。西醫系統因而建立了其正統醫療的主流地位。

非西醫正統醫療

但有趣的是,自90年代起,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非西醫正統醫療」逐漸普遍、盛行。哈佛大學David Eisenberg醫師在1993年與1998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美國民眾使用傳統療法,例如草藥、針灸、順勢療法、維他命、靜坐、瑜伽等的比率高達33%以上,而這些非正統療法主要是針對高血壓、焦慮、肌肉扭傷、消化不良、頭痛、背痛、關節炎、過敏、失眠、憂鬱等慢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到非西醫正統醫療執業者就診的次數,甚至高於家庭醫師。無獨有偶地,其他先進國家如德國、法國、加拿大、瑞士、比利時、英國等,也有20~60%的民眾使用非西醫正統療法。

而在開發中國家如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各國,傳統療法更是長久以來民眾醫療的主要模式。有鑒於此,世界衛生組織於2001年公布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文件,呼籲世界各國注意傳統療法的政策與管理法規、安全性(沒有不良副作用)、有效性(對某些疾病有治療效益),以及品質管制等相關課題。

輔助療法的必要性

為何在20世紀末期,在醫療科技帶給人類豐碩效益的情況下,先進國家民眾使用傳統療法的趨勢卻不減反增?有些人會以為這是民眾對科技威力的反感,但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20世紀民眾自主性,包括對健康維護、生活方式、療法選擇等自主意識的展現。

另外,雖然目前傳染性疾病大多可完全治癒,但對於主要殺手的各種慢性或退化性疾病,以現有的西醫主流療法,即使有所幫助,卻仍無法根治。這也是促使病人尋求非西醫正統療法來做為輔助療法的原因,希望能提高西醫療法的效果,減低西醫療法的副作用,或提高生活品質。例如癌症病人在接受化學藥物或放射線療法後,常伴隨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頭髮掉落、體重減輕等副作用,病人或家屬都會尋求促進食欲或減少腸胃及身體不適的草藥。

中醫藥使用的現況

亞洲的日本,在科技與經濟實力上都屬先進國家,而根據調查,日本民眾使用漢方(也就是中藥)的比率也有提升的趨勢。且相較於年長者,年輕一輩的日本醫師對漢方的接受度與開處漢方的數量也在增加中。

在華人地區,包括臺灣、中國、新加坡和香港,民眾使用中醫藥更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體系也提供了中醫藥醫療服務,在每年新臺幣三千多億的健保費用中,中醫藥的費用約占4~5%,數額在170億新臺幣上下。臺灣的西醫師約有31,500人,中醫師約4,100人,平均每1,000位臺灣民眾就有1.4位西醫師與0.18位中醫師,西、中醫師人數比例大約是7.7:1。

正統與非正統療法

在這種西醫科技強大且不斷進步,而傳統醫療並沒有因受排斥而銷聲匿跡的態勢下,目前正統與非正統療法共存於全球的醫療體系中,但仍有一些具挑戰性的課題,值得民眾與醫療從業人員注意與謀求對策。

加強對傳統醫療的認識 在美國及加拿大,已有近70%的醫學院校在課程或訓練中包括非西醫主流醫療課程。而在日本,近90所國、私立醫學院也有「漢方」課程。讓醫學生或住院醫師有這類的教育與訓練,主要是讓西醫主流醫療人員有非西醫主流醫療的知識,以便更能與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疾病的各面相,包括生理、心理與社會等面相,以贏得病人的信任。

在臺灣,目前中國醫藥大學及長庚大學有中醫系及附設中醫醫院,中醫藥的師資較充足,能提供同校西醫系學生相關的中醫藥課程。其他各醫學院校的西醫系,在中醫藥課程或訓練方面則較嫌不足。

增加傳統療法的實證基礎 傳統療法,包括中醫藥,多屬於經驗醫療,相較於西方醫學,其實證基礎較欠缺、薄弱。例如西醫的降血壓或降血脂藥在核准上市前,必須經過「隨機、雙盲並有對照組做比較」的大規模臨床試驗,參與的病人可能有數百至數千人,證實有療效且安全後才能核准上市。而傳統醫療多由醫療執業人員透過臨床經驗累積、師徒傳授或典籍記載而獲得知識、經驗,因此,傳統療法的實證基礎確實有待加強。

另一方面,已有臨床研究顯示,西藥與草藥併用可能會有交互作用,對病人有不良後果。有名的例子是在西歐有2位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移植手術成功,但在後續以抗器官排斥的免疫抑制西藥cyclosporin治療過程中,因病人服用會降低cyclosporin在血中濃度的抗憂鬱草藥「金絲桃」,導致無法有效達到抗器官排斥的效果,移植的心臟因無法發揮功能而失敗。

此外,如使用抗凝血西藥warfarin的病人,同時服用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則warfarin在血中的濃度會增加,且抗凝血作用比單獨使用warfarin高。這些情況也提醒西醫師在診療病人時,要仔細詢問病人是否同時服用中藥?服用何種中藥?同樣地,中醫師在診療病人時,也要仔細詢問病人是否同時服用西藥?服用何種西藥?以避免中、西藥交互作用對病人造成不利的影響。

增加西醫與傳統療法的交流 西醫與傳統療法,包括中、西醫,由於屬於不同的思考架構與治療哲學,可能導致隔閡、敵視,甚至互相競爭、攻擊。然而站在提升與保障民眾健康照護的立場來看,西醫與傳統療法兩陣營若能增加彼此的對話與了解,在幫助了解病人全部狀況,以及有需要轉診給另一陣營的考量方面,會有所助益。西醫與傳統療法的從業人員,除了本身專業能力的提升外,也應站在病患健康的立場,捐棄成見,以提供病人最好的照護。

達成傳統療法的國際化 傳統療法常有其文化的特殊性與在地性,因此多局限於原使用該療法的民族或區域居民,難以穿越洲際或普及全世界。然而中國大陸在1971年從中藥「青蒿」提煉出可以抗瘧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卻是一個從中醫藥走向國際化、全球化的卓越例子。

「青蒿」退熱早在一千多年前晉朝醫家與道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已有記載。在明朝大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更進一步描述「青蒿治瘧疾寒熱,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擣汁服之」,那時是西元1596年。近375年後,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屠呦呦教授研究團隊,把青蒿萃取物中有效抗瘧成分青蒿素提煉、純化後,首先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獲得確切療效。

198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廣,在非洲、中南美洲與東南亞等國家臨床使用,在超過100萬瘧疾病人使用的綜合分析下,顯示青蒿素在驅除瘧原蟲與退熱方面,都優於林類西藥。這一例子顯示傳統療法若要有造福全人類的全球化影響力,應當加強「隨機分配、含對照組及雙盲進行」臨床試驗的實證基礎才能成功。

總而言之,西醫與傳統療法兩陣營的醫療執業人員,如何增加彼此的了解,以站在促進病患健康的立場提供病人最好的照護,是一嚴肅而具挑戰性的課題,值得民眾與醫療從業人員注意與謀求對策。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