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人類飛行動力的演進
93/06/08
瀏覽次數
17054
蔣小偉|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飛呀!飛呀!飛呀!為什麼鳥兒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呢?而且隨著季節的變化可以飛行好幾百、幾千公里到遠方去避暑或避寒?牠們在飛行中又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變化,難道不會失去平衡嗎?長時間飛行不會感覺疲勞嗎?空中飛來飛去的鳥兒實在令人羨慕。
能夠像鳥一樣,隨時可以飛到世界各國旅遊度假,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因此,人類開始想像及製作像鳥類一樣可以飛行的翅膀,但始終沒有成功。人類想飛的夢並未因此停止,模仿鳥類翅膀行不通,聰明的人類就利用「人腦」發展動力飛行器,將人類翱遊天際的夢想逐步實現。
人類飛行夢想
若以確實的科學發展歷史來算,世界上第一個飛行器出現在中國三國時期的「孔明燈」,就是我們現在節慶所使用的「天燈」。儘管如此,中國早期卻從未衍生對於飛行科學的興趣。空氣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是由西方的理論化學家道耳吞(John Dalton)首先提出,但是對於飛行器空氣動力學的深入研究,則萌芽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文藝及科學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達文西曾經審視捕捉到的候鳥,開始研究羽翼的構造與重量,發現人類之所以不能飛行,是因為鳥類的羽翼面積與其重量比遠超過人造的飛行工具。有趣的是,達文西終止了人類數百年來「跳高樓」的瘋狂試驗,並指出人類想靠自己的體力做靈巧的飛行是不可能的。當時他畫下了許多原創的飛行器設計圖,如今都已塵封在博物館裡。今日在天空飛的最好飛行器,都不是由輕質的木頭所製造,而是堅硬的金屬。那些當時認為連漂浮在水上都不可能採用,更遑論沈入水中的材料,如今都一一運用在飛行器上了。
一七八三年法國的蒙哥爾飛兄弟(兄:Joseph-Michel Montgolfier、弟:Jacques-Etienne Montgolfier),利用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的浮力效應原理,發明了可載人的熱氣球,之後採用氫氣球,一七八五年更完成橫渡英、法之間多佛海峽的飛行。一八五二年法國的奇法特(Henri Giffard)製造了蒸氣飛船,是歷史上首次成功的商用飛行。直到一九三七年「興登堡」號飛船爆炸,才使得客運飛行暫時停止。目前使用的飛船內部,填充的氣體是氦氣,因此提高了安全性,但是因為速度較慢,所以僅用在廣告和高空攝影。
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美國萊特(Wright)兄弟把自製的12 匹馬力(hp)水冷式四缸活塞式發動機安裝在飛機上,成功地製造了歷史上第一架動力飛行的飛機「飛行者一號」,在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的基蒂霍克沙丘上,進行歷史上的首次飛行。第一次由弟弟奧維爾‧萊特(Orvill Wright)駕駛,滯空時間12秒,飛行距離37公尺。第二次由哥哥韋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駕駛,滯空時間59秒,飛行距離260公尺。這是人類在重於空氣、有動力、可操縱的飛機上所做的首次飛行,從此開創了人類征服天空的新紀元。
「飛行者一號」是一架雙翼飛機,機身為架構式,沒有蒙皮,前梁沿著主翼前緣配置,主翼剖面是由弧形的彎梁所構成,外包蒙布,並利用支柱和拉繩加以支撐,主翼前方是二片用來控制升降的升降舵,後方則是垂直尾翼兼方向舵,升降舵和方向舵均有連桿與手動式的控制柄相連。為避免發動機扭力造成飛行的不穩定,主翼後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副以鏈條帶動的螺旋槳。為了減輕起飛重量,「飛行者一號」並未裝配起落架或機輪,而是置於臺車上,再從軌道彈射出去。飛機翼展為12公尺、機長6.4公尺、高度2.4公尺、總重340公斤。
在萊特兄弟成功的飛行之後,有一次一位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兄弟兩人,要為他們拍照。弟弟奧維爾‧萊特謝絕了記者的請求,他說:「為什麼要讓那麼多人知道我倆的相貌呢?」當記者要求哥哥韋爾伯‧萊特發表講話時,韋爾伯回答道:「先生,你可知道鸚鵡叫得呱呱響,但是牠卻不能飛得很高。」就這樣,兄弟兩人視榮譽如糞土,不寫自傳,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只是默默地工作。
又有一次,奧維爾‧萊特從口袋裡取手帕時,掉出來一條紅絲帶,姐姐見了問他是什麼東西,他竟毫不在意地說:「哦!我忘記告訴妳了,這是法國政府今天下午發給我的榮譽獎章。」
活塞式發動機來臨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皆卯足全力開發新型發動機,以提高發動機的馬力。大戰初期,各國主要發動機的平均最大馬力輸出約在80~100 匹之間,到了一九一八年,180~200 匹的馬力輸出已成為一般水準,性能足足較早期高出了一倍。
發動機的設計,若依據排列方式區分,有環狀式(星型或輻射狀)和直列式兩種;若依據冷卻方式區分,則可分為水冷式和氣冷式兩類,不論是水冷式或氣冷式,皆可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其中,把六個汽缸排成一列的稱為直列六缸,把曲軸置於中心,將汽缸以放射狀排列於周圍,則稱為星型引擎,當時以九缸配置的居多,到了戰後也就日漸式微。英國在研製水冷式發動機的過程中,把汽缸分成左右兩側呈V字形排列,堪稱一大突破。
第一次大戰結束時,各國主力機型所搭配的發動機平均最大馬力輸出約在二百匹左右,經過20年的研發,各類型發動機的馬力都成長了五倍左右。因此,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國發動機的平均馬力皆達到一千匹左右。大體上,各國都依據以往的專長和經驗擬定發動機的發展方向,並選擇水冷或氣冷式,這二類活塞發動機各有其利弊,以各國的主力戰機來看,歐洲各國大都愛用水冷式發動機,日本獨鍾氣冷式,而蘇聯和美國則是水冷、氣冷並用。
了解飛機動力的發展,必須先從往復式(活塞式)發動機開始談起。一八六二年法國人洛沙(Beau De Roches)首先提出了四行程的原理,此一原理到了一八七六年被德國人奧圖(Nikolaus A. Otto)加以運用而製造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內燃機,同時也奠定了今日各種四行程循環往復式發動機的基礎,世人遂稱此循環為奧圖循環(Otto cycle)。奧圖循環可由下列過程來說明。進氣行程:燃油、空氣混合進入燃燒室;壓縮行程:燃燒室內部混合油氣絕熱壓縮;點火:在壓縮行程最頂端發生,而體積基本上是不變的;爆炸膨脹:油氣混合點火後產生絕熱、等熵的氣體膨脹作功;排氣行程:將燃燒後廢氣排出,排氣開始與進氣結束時的體積相同。
飛越大西洋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上午八時五十二分,美國人林白(Charles Lindbergh)自長島的羅斯福機場起飛,開始橫渡大西洋的歷史飛行。他循著大圓航線,掠過新斯科細亞、紐芬蘭島與愛爾蘭共約三千六百英里航程,只帶了五塊三明治、一夸特的水,捨棄降落傘、收音機以減輕重量和節省汽油。在飛行過程中,他必須克服疲累,飛行結束前絕不能睡著,終於在五月二十一日晚上十時二十二分飛抵巴黎布爾歇機場,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
林白駕駛著「聖路易斯精神號」單翼機,以33.5個小時完成第一次紐約至巴黎的不著陸飛行,立即在大西洋兩岸成為英雄人物,並得到了國會的榮譽勳章和二萬五千美元的獎金,後來成為一位活躍的航空演說家。
首架民航機
波音公司在一九三三年推出的B-247是民航史上開創新紀元的首架民航機,這型飛機擁有流線型金屬機身和高馬力引擎,它創新的優點甚多,是最快速的多引擎運輸機,也是機身光潔、低風阻、合乎空氣動力學原理的飛機。所用的大黃蜂式引擎另外加裝了三片漢米爾頓標準型變矩螺旋槳,這使得B-247起飛時矯捷輕鬆,在巡航時既快速、平穩、安靜又省油。它建立了飛機堅牢度的標準,是日後波音每一架飛機的註冊商標。
然而波音公司因為銷售策略不當,第一年把生產的飛機全部都交給子公司–聯合航空獨家營運,使得另一家航空公司TWA(今日的環球航空)在無法取得這型先進飛機之下,決定改向道格拉斯飛機公司購買飛機。這筆訂單讓道格拉斯得以試造出DC-1,並發展出載客量更大、14個座位、速度更快的DC-2 和頗負名聲的DC-3,一舉占據三○年代後期的民航機市場,並為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奠立往後25年雄霸民航界的地位。反觀波音B-247型客機,由於銷售策略的不當,僅僅建造了75架後就告停產。
噴射飛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因戰爭的需要,戰機的速度要求愈來愈快,飛行的高度也愈來愈高,於是各國紛紛投入噴射引擎的研發工作。終於在一九三七年,英國的懷特(Frank Whittle)及德國的馮歐漢(Hans Von Ohain)二人不約而同分別研發出世界第一部噴射引擎。
第一架噴射飛機是德製的He-178,發明人是德國的飛機設計師亨克爾(Ernst Heinkel)。一九三九年時,亨克爾找到研製噴射式發動機屢遭挫折的福海音尋求合作,兩人一拍即合。福海音是位燃氣渦輪專家,他從一九三四年起就開始研製渦輪發動機,這一次跟亨克爾的合作非常成功,兩位有志青年密切配合,協調工作,一個設計飛機,一個設計燃氣渦輪發動機,研究工作的進展十分順利。福海音所設計的發動機He-3b,推力為499kg(1,100 lbf)。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兩人合作的結晶He-178噴射飛機試飛成功,表示著人類航空史上噴射飛行時代的到來。
渦輪引擎
渦輪引擎是繼活塞式引擎後,備受重視的航空發動機。它是利用熱力循環中的布累登循環(Brayton cycle)所發展的,經過壓縮機的等熵壓縮、燃燒室的等壓加熱、然後是渦輪機的等熵膨脹、最後是等壓排熱,經由這理想的循環,才奠定往後噴射引擎發展的基礎。
渦輪發動機依據動力輸出的方式可分為下列數種型式:渦輪噴射(turbojet)、渦輪風扇(turbofan)、渦輪軸(turboshaft)、以及渦輪螺槳(turboprop)。
渦輪噴射引擎:是最典型的噴射引擎,原理是引擎前端將空氣吸入後,由壓縮機加壓,再至燃燒室燃燒,膨脹後的高壓高溫氣體由後方排出,因動量守恆原理而得到向前的推力。高壓高溫氣體同時也推動渦輪,渦輪再把動力傳給壓縮機。
渦輪風扇引擎:跟渦輪噴射發動機很類似,但有旁通氣流,發動機風扇吸入的空氣有部分沒經過燃燒室就直接加壓後排出,就是旁通氣流,優點是比較經濟,缺點是飛機最大速度會稍慢,商用噴射機旁通比都很大,所以發動機看起來都很胖。
渦輪軸引擎:這也是一種噴射發動機,但輸出的軸馬力最大,剛好用在直昇機上,現代直昇機都是採用渦輪軸發動機,所以今後有人跟你說那架直昇機是使用噴射引擎,大可不必驚訝。
渦輪螺槳引擎:這也是一種噴射發動機,但是以螺旋槳方式輸出動力,跟活塞發動機比,噴射發動機零件少很多,重量也輕,比較好維修保養,又因為它沒有活塞、曲軸、頂桿等的往復運動,所以震動也減少很多。
超音速飛行
「音速」究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還是可以突破的呢?很多科學家開始了不懈的探索,以求釐清這個問題。最先取得突破的是美國的太空總署蘭利研究中心,一九四三年,蘭利研究中心提出了一個X-1研究飛機方案。X-1研究飛機的外型,與其說是一架飛機,不如說更像是一枚砲彈,其空重為3,084公斤,裝載一具火箭引擎,由於燃料僅能維持兩分半鐘的動力飛行,為了充分發揮燃料的作用,故X-1研究飛機採用空中投放方式。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四日,由美國空軍耶格(Chuck Yeager)上尉所駕駛的X-1研究飛機,先由B-29轟炸機攜帶著飛行,到了一萬二千英尺的高空後,便脫離母機而啟動火箭引擎,開始加速並爬升至四萬英尺高空,此時關掉引擎並開始俯衝。當速度達到每小時七百英里(1,126公里),也就是0.96馬赫(即音速的0.96倍)時,飛機受到了劇烈的震動,突然間,飛機所受到的衝擊消失了,一切又歸於正常,這時X-1飛機終於突破了音速而達到馬赫數為1.05的超音速。
自此航空科學便正式跨入了超音速時代,這時距離萊特兄弟駕駛飛機不過44年光景。一九九七年正好是超音速飛行50周年,美國郵局發行了紀念郵票及首日封,在郵票的圖案中,飛機前端還畫了一道弓形震波,以紀念這航空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一九四九年二月,北美航空公司開始進行美國第一架超音速戰鬥機的研發工作,一九五三年,美國F-100「超級軍刀」式噴射戰鬥機平飛速度首次超過音速,達到1.38馬赫,世界第一架超音速戰鬥機就此誕生。
「協和號」客機是法、英兩國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簽訂合同,開始共同研製的。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協和號」原型機在法國土魯斯上空試飛成功,其飛行速度達到二倍音速,即每小時2,155公里。一九七六年一月,「協和號」客機終於投入商業營運。
有人說,坐「協和號」客機旅行,猶如坐在子彈頭上,「協和號」客機往返巴黎—紐約六千公里的航程僅需三小時四十分鐘,而普通客機需要七個半小時,由於時差關係,由巴黎西行紐約的旅客在抵達時,當地時間仍比起飛時間早一個小時,因而出現「離開巴黎前,即抵達紐約」的形容詞!
火箭及太空時代來臨
中國人發明火藥,而火箭是火藥的一種應用,當然也是中國人首創的。宋代民間已出現了利用燃燒火藥產生的高速氣體來推進箭枝的技術,朝廷並加以改進用於軍事方面,一○八六年宋朝與西夏蘭州之戰便大量使用火箭,到了明朝技術更加提升,連發數百枝箭的百矢弧箭、百虎齊奔箭逐一出籠。武備志記載如飛空擊賊震天雷炮、神火飛鴉等一些裝置,甚至具有飛彈的雛型。
明代有一位木匠叫萬戶,精通製造火箭的技術,他造了一隻「飛鳥」,飛鳥由一把椅子做主體以火箭為推力,萬戶讓人把他自己綁在椅子上,然後點燃火箭,飛鳥隨即衝上半空,但又急速向下墜落,萬戶不幸墜地身亡,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以火箭做動力飛向天空的人。國際天文學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以紀念這位勇士。西方想飛是從翅膀開始,中國人卻率先利用反作用力以火箭做為動力飛行,相當創新。
一般人也許會說:為什麼不直接使用飛機飛向太空而要靠火箭呢?首先,飛機的飛行不完全靠引擎推力升空,而是靠飛機表面的氣體動力學。在速度增加時,機翼上下「空氣」流動速度不一樣,造成上、下壓力差,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力較小,以致產生升力,讓飛機升空,再靠引擎的反作用力推動飛機前進。也就是說,飛機需要借助空氣的升力來克服地心引力才能飛行,在高空空氣稀薄的情況下,飛機是飛不出大氣層的。
根據牛頓定律,地球上的任何東西都會向地心掉落。為了克服地心引力的吸引,一定要減少火箭重量以提供足夠的推力使物體達到每秒11.2公里以上的速度才能飛離地球。
火箭飛行不需要依賴空氣,它是靠尾部噴出氣體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前進的,空氣反而成為它的障礙,空氣會增加火箭升高的阻力、降低速度,並因摩擦存在,使火箭的表面產生高溫,甚至燒毀。所以要飛向宇宙,一定要解決火箭的高溫問題,並儘量縮短在大氣中飛行的時間。因此,發射火箭均採垂直向上的姿勢,以降低空氣的影響。
火箭引擎依種類不同可分為:化學火箭引擎、核子火箭引擎、電氣火箭引擎等,而化學火箭引擎又可分為固態火箭引擎和液態火箭引擎,現今常用的火箭是固態火箭和液態火箭。
固態火箭顧名思義,它所使用的燃料是固態的。固態火箭的推進劑可以直接保存在火箭中,通常可以儲藏5~10年之久。固態火箭沒有像閥門、渦輪及控制機構等活動部分,所以構造上比液態火箭簡單很多。由於構造簡單,所需的零組件較少,所以相對上,固態火箭的可靠性跟安全性比較高。典型的固態火箭有下列幾個主要部分:推進劑、燃燒室、噴嘴、以及點火器。
世界第一枚火箭是以液氧和汽油為推進劑,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六日在麻省奧邦城發射,美國物理學家高達德(Robert Goddard)成功地發射世界上第一枚液態燃料火箭。在麻省所發射的這枚火箭,爬升的高度為12公尺,在全程2.5秒的試飛中僅飛行了55公尺,這次的試飛被稱為火箭研究上的「萊特經驗」。如同萊特兄弟的飛行測試,這位出身麻省的古怪教授所做的火箭測試,當時並未受到重視。
一九三○年史達林下令蘇聯科學家開始研究火箭,不久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世界第一個火箭中心開始在德國發展V-2火箭,V-2的研發促成了美國太空總署的成立,到了一九五七年俄國「史撥尼克一號」升空,從此展開了太空「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都竭盡全力,研究新的可重新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其中英國的一項構想,叫做MUSTARD,就是「多單位太空運輸及回收裝置」的意思。按照這個構想,它由三具相同的三角翼火箭構成,一起發射,到了太空便分開,其中兩具火箭只是用來幫助第三個火箭進入軌道。
一九七二年初,第一架真實尺寸的太空梭原型機終於獲得批准開始製造,而美國洛克威爾公司則成為第一架太空梭的主要承包商。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七日,太空梭的裝配工作終於完成,稱為軌道載具(orbiter vehicle)。這艘太空梭便以美國當時有名的連續劇〈星空奇遇〉中的一艘太空船–「企業號」(Enterprise)為名。不過,「企業號」只是建造來進行飛行、著陸及其他各種試驗的,它還不是一具能夠進行全面作業的太空梭!「企業號」在進行了幾次試驗以後,就被安置在博物館裡了。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日,太空梭「哥倫比亞號」(Columbia)點燃三具主發動機並發出隆隆巨響,數秒後,「哥倫比亞號」就在上千萬人的注目之下緩緩升空。自此,第一艘載人飛行的太空梭終於發射成功!之後,美國又陸續製造了「挑戰者號」(Challenger)、發現號(Discovery)、「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以及「奮進號」(Endeavor)等太空梭。
太空梭全長37.2公尺,機翼展開寬度是23.7公尺,高17.2公尺,重量約75公噸,時速可超過一萬六千英里,表面覆蓋了三萬四千片以上的隔熱矽片,能裝載重量超過三萬公斤的貨物,整臺太空梭分為軌道太空船,燃料槽和固體火箭引擎三部分。至於電力的來源則是燃料電池,一方面提供電力,也供給太空人用水(燃料電池以氫、氧為燃料,燃燒後生成水),過多的水則排出太空梭。除了主要推進器,太空梭另有44具輔助推進器,用來改變在太空中的方向。
距萊特兄弟在小鷹鎮那歷史性動力飛行的一刻,至今才短短一百年,飛機和航空器的飛行速度已從十五公里/小時提升至二萬六千公里/小時,推力從九十磅至超過一百萬磅,對全世界而言,飛機和航空器的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
不可諱言,戰爭對於航空科技的進步,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如果說是為了互相戰爭而必須不斷地製造、發展更新的動力飛行器,那應該不是萊特兄弟所願見的。人類應把動力飛行科技,應用在提升人類未來生活福祉的用途上,如太空梭、極音速客機、微飛行器、無人飛機,或其他動力飛行引擎的發展。
人類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進行更快速的飛行呢? 如開發出幾十倍音速的飛機,或飛碟(幽浮),或是其他更快的飛行器呢?那就有待大家的努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