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環境知多少(一):都市為了妳–公共空間設計預防犯罪
103/09/11
瀏覽次數
8973
林宜穎
|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呂昕禹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空間(public space)是「公眾可免費共同使用的空間」,可供大眾在日常生活共享的場域,例如公園、廣場、街道、車站、大眾運輸工具、公廁等。隨著消費能力擴增、生活休閒型態轉變,民眾在公共空間所從事的活動也趨向多元,然而有時因為疏於維護管理,有些公共空間容易淪為犯罪高危險區域,成為都市治安的一大隱憂,對婦弱人身安全的影響尤為嚴重。
現代婦女基金會調查,高中職女生遭受性騷擾的場所主要是發生在公車、火車、馬路與暗巷。1997年,台灣大學性別與空間研究室曾調查,女性認為最不安全的地點以暗巷排名最高,其餘依次為公廁、公園、空曠郊區、地下道、電梯等。警政署也曾公告婦幼易遭危險地點,其中公共空間的場域包括無人管理的公共盥洗室、無照明設備的狹巷路段、停車場、公園灌木叢或荒遠野道河堤、廢棄的空屋舊宅和偏僻的公共廁所。
這些場所的空間設計大多具有被孤立、缺乏人群活動、對外視線受到阻礙等特性,容易令人感到不安,因此可能成為公共空間中比較危險的地段。隨著都市的開發,住商混合比例相對提升,間接增加了許多治安的死角,加上相關犯罪新聞一再反覆報導,使得大多數都市居民對昏暗的公共空間產生被害恐懼感。
關於被害恐懼感,學者Keane區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無形的恐懼感(formless fear),也就是對周遭鄰里環境的安全認知,感覺容易受到傷害;第二種是實質的恐懼感(concrete fear),評估自己成為被害者的可能性或曾經受害,也就是受害風險的知覺或受害者感覺。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邱淑蘋指出,當被害恐懼感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亦會隨之改變,像是改變交通路線、攜帶安全防身器材等;另外,李素馨也提到,婦女在公共空間被害恐懼感較男性高,導致女性的活動時間及空間,可能會因為對環境的不信任而自我受限。
建構友善而安全的都市空間
美國羅格斯大學犯罪學教授史帕克斯 (R.F. Sparks)分析,許多人會因為身體、行為或社會環境等弱點(vulnerability),容易遭到侵害,像是老弱婦孺常是犯罪者覬覦的目標;此外,社會環境中,當被害者處在有利歹徒犯罪的條件,例如夜間單獨行走黑暗無人的偏僻巷道,給予歹徒可趁之機,這種機會因素(opportunity)也增加遭遇犯罪的機率。
由此可知,部分公共空間對婦幼來說是相對需要特別注意安全的,但目前我國防範犯罪的工作仍多仰賴警力、社區巡守隊和協力的愛心商店,而民眾也較傾向採用自家防衛的方式,藉由圍牆、鐵門窗和警衛、保全系統等,來加強私人空間的安全,但往往疏忽公共空間這個區塊的安全性。
事實上,透過設置夜間婦幼保護專區、加裝監視器、拆除違建空屋與矮牆等方式,重新設計與改造公共空間,這些都可以改變生活周遭的場域,轉化成為安全區域。
以設計公共廁所為例,首重明亮,而且男、女廁標示需明確,兩者的空間須分隔明白,使進出動線清楚不易藏匿加害者,另外廁所內加裝求救按鈕裝置,一旦察覺異狀可以即時求援,廁所外部設置監視器,增加社會公共的監控。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提到,空間像言語,是由社會建構的。空間的安全感並非靜止不動的,人們面對的不同的人、時間、活動狀態、熟悉程度與控制空間的能力,會影響面對空間所感受到危險與否的感覺。因此,可以借助使用者對本身生活環境了解的經驗,參與設計與改善,一方面可以解決黑暗死角的問題,也透過環境規劃的改變,將空間設計的主控權移轉給使用者,或許更能提升公共空間安全的效果。
學者周愫嫻曾指出,犯罪地理學分析一直侷限在區位分析,無法細微觀察犯罪行為與空間特性的關係。直到1970年,犯罪學界逐漸關注空間、環境與犯罪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開始探討「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的理論。然而光是仰賴空間的設計,仍不足以改善治安、根除犯罪,擁有生活環境安全的保證,都市犯罪的問題仍須倚靠各方資源的集結來改善。(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7)
責任編輯:
王曉玲|青少年團契輔導
審校:
陳素梅|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犯罪(19)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從軍事用途到改善 AI 運算耗能問題,看化合物半導體「氮化鎵」如何推開下世代通訊與應用的大門!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30
用 AI 辨識動物叫聲,臺灣獨創 SILIC 已可認出超過 200 種野生動物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