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湖泊會變老?優養化的二三事

106/03/28 瀏覽次數 6592

人體吸收過多營養或缺乏營養,都會造成不健康和不適。如果湖泊、河流的水中優養化,又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水體優養化,通常指湖泊、河流、水庫等水體中氮磷植物營養物質過量所引起的水質污染。因在水體中氮磷營養豐富,引起藻類和浮游生物快速的繁殖,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類、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魚類衰亡絕跡。水體出現富營養化時主要表現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佔優勢的浮游生物物種不同,以致於水面往往呈現出藍色、紅色、棕色和乳白色。

 

水體優養化依其營養鹽的來源可概分為兩大類:天然性優養化(Natural Eutrophication) 和人為性優養化(Artificial Eutrophication)。天然性優養化指湖泊自然生態中,由於自然營養鹽的沈降與累積,造成湖泊的水質逐漸優養化,換句話說,湖泊正在逐漸老化中,是水域自然生態系必然的演化過程。

 

人為性優養化指湖泊與水庫因為集水區或水體上的人為活動增加,如:蔬果種植、水上活動等,將大量營養鹽帶入湖泊或水庫中,導致水體中浮游動植物大量繁殖,使水體生態系急遽變化,變得水質嚴重惡化。亦即,因農藥、肥料、廢水與洗衣粉裡含有豐富的氮磷物質進入水體,造成快速人為優養化的現象。

 

優養化改變正常的群落組成和生物棲息環境,破壞海域的生產力﹐危害人體的健康因此被稱為無毒的污染。優養化最常發生於淡水水域或半封閉的海灣。主要是因為氮、磷等營養鹽隨著有機肥料、工業廢棄物、都市下水道污水的排放,進入水域,如水流循環不佳又有足夠的日照及水溫,藻類便會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溶氧量過低,直到藻類數量過量或多到可以遮蔽日照,水表以下的藻類無法行光合作用而造成大量死亡。藻類的腐爛及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最後的結果使水域中其他生物也大量死亡,屍體腐爛又再造成水質惡化。

 

為了避免水域生態的破壞,人們應致力減少人為優養化,例如可以用物理法,用微篩器、空氣注入法、撈除水中生物、或阻絕陽光。也可以用生物法:運用病毒、真菌、浮游生物與魚等來減少優養化。此外,降低營養物質濃度也是一種方式,例如用稀釋和沖刷、分離法、清除底泥,避免污染源進入水體。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