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以震為鏡:導言

103/12/11 瀏覽次數 5498
臺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根據中央氣象局過去90年的統計,臺灣平均每年約發生2,2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平均每年214次,災害性地震平均每年1次。臺灣的震災經驗非常豐富,我們從中學習到哪些科學知識呢?
 
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地震科學」。馬國鳳教授告訴我們,地震科學不只是「預測地震」,其內容除了涵蓋地質學、震源力學、地震物理學、地震工程學等自然科學學科之外,也與社會科學息息相關,例如透過歷史文獻來考據地震的發生,以及探討地震對社會文化的衝擊等。
 
在地質學當中,尋找「活動斷層」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掌握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陳文山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已得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50至70條,而且目前能掌握活動週期的活動斷層,僅有池上、瑞穗、車籠埔等3條。人們能否確切知道活動斷層的位置,事關重大,但目前資訊仍相當有限,亟需政府重視。
 
人們一旦能掌控活動斷層的位置,便可藉由評估「地震危害度」來進行風險控管。具體而言,評估地震危害度,包含計算可能的地震規模、與震源距離、當地可能遭受到的地振動大小,以了解地震災害發生的潛在可能。在本專題中,鄭錦桐博士介紹定值法、機率法等兩種地震危害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說明如何將地震危害度運用於風險管理當中。
 
另外,從歷史文獻來進行「地震考古」,是非常有趣的工作。鄭世楠教授指出,文字史料中有關地震的描述,常流於紀錄者的主觀意識,而且多半是描述發生於人口稠密區的有感地震。另外,諸如史料保存、地名變動等問題,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戰。但不容否認的是,對於找尋活動斷層、地震預測而言,地震考古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最後,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來思索未來的防災策略。王价巨教授認為,政府必須做好防災資訊的建置、公開與利用。另外,防災策略必須因地制宜,而且應強化公民的防災意識,落實社區防災。(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