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災難,然後(五):社會的韌性
102/12/16
瀏覽次數
15226
陳慈忻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
人會成為犯罪事件中的受害者,背後有很多的條件因素,如果去除其中的幾項因素,就能抑制犯罪發生,比起犯罪後實施嚴厲刑罰的效果更好。災害預防有類似的邏輯,災後重建的工作,其實正是在提升社會的「韌性」,預防下一次災害的轉機。李宗勳教授於1999年開始擔任從事中央警察大學的教職,就恰逢921大地震,開始從事災後重建相關的研究計畫。身為警政體系的教師,時常分析由上而下的體系編制,也從事行動參與式的研究,由下而上感受在地。在這些年雙向的反省與研究歷程中,他的體悟是什麼?本專題將與各位分享。
天災不會停 人類需要具韌性的社會
即便是人類對科學文明感到自豪的21世紀,面對自然災害的複雜程度,大多數科學家也承認科學的限制和預測的不確定性;此外,由於氣候變遷,許多天然災害的規模跟頻率不斷破紀錄,「調適」成為備受重視的防災方向,而所謂的災害回應能力,便是討論人類社會的韌性。
什麼是韌性(resilience)呢?resilience這個英文單詞源自拉丁文的「resilio」,原意為「彈回」,這個單詞用在工程學界,指系統受到破壞後,回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在生態學中所指的韌性又有不同的邏輯和意涵,生態學強調的是「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受到外界擾動後,會再一次趨於穩定狀態,卻不一定需要與原先的平衡狀態相同,而是一個新的平衡。
社會生態韌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結合了心理學及生態學的觀點來運用生態韌性的觀念,強調社會擾動與重組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用於災害研究領域,並不只是受災地區重建為原來樣貌的過程,因為原來的樣子就是會發生災害的狀態,豈能只是回復原來的模樣?一個比原先還要更穩固的狀態,所經歷的歷程需要組織再造能力,也需要社會系統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創新,才能強化社區的「最低運轉能力」,面臨災害時,有更強韌的適應性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正常運作。
由下而上:從馬斯洛理論看「安身立命」
重建不只是把倒下的房子蓋起來,也不只是讓失去生計工作的人獲得物資分配,受災民眾除了「安身」以外,更要「立命」,藉由省思促成災害在社區發生的複雜因素,從中尋找可以改善著力點,李老師指出,好的災後重建能夠同時提高社區韌性,預防了下一次的災害發生。
李教授指出,台灣的災後重建有兩大問題,第一個是政府管太多,第二個是民眾參與不足,這樣的指正看似聳動,真正的意思並不是要仿效自由主義,一切依賴市場機制,李教授從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剖析政府於民間力量如何各司其職。
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層次以金字塔呈現,由基礎到進階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社會需求)、尊榮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災害發生的時候政府實施緊急避難、配給必要資源,災後整建房子、輔導就業等安身工作,都是屬於生理及安全兩種基本層次,是政府無從卸責的,但是從社會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屬於中長期重建階段,政府無法在短期之內施給,在地社區的文化、發展方向、居民的學習等都是立命的投入,除了宗教團體、非營利組織的長期陪伴,更重要的是在地民眾的自力。
李教授特別強調第三部門的陪伴角色,與居民為「災防主體」的重要性,民間協力的過程,不只是恢復安身居所,更是復甦生命品質的過程。受災民眾在自己的社區,便有可能在共同努力生活的過程中彼此安慰,因為他們所經歷的痛苦的深度、生活的高度是能夠相融的,儘管外來的專家有他們的專業,受災民眾仍應是災後重建的主人,甚至也有能力為別人付出,而不是被重建的對象。這項從接受「他助」到「自助」與鄰里「互助」的效應,在台灣莫拉克風災重建歷程,已有初步成效,但尚未能發酵為「助他」的能量,是未來值得持續努力與強化之處。
台灣的災後重建過度依賴政府補助,反而養成了過度仰賴外來者的重建模式,很容易隨著計畫期限、外來人力的進進出出而出現斷層。因此外來團體投入災後重建時,應當注重在地民眾的參與,讓受災民眾了解外來者會離開的基本假設,引導他們自主參與重建工作;即便是在地性、長期蹲點的非營利組織,也應該扶植當地居民成為工作夥伴。
由上而下:建立社會保險 實施鄰里編組
前面提到賦予民眾自力的重要性,不代表政府沒有參與的角色,而是在與第三部門協力的制度、緊急應變編制層面,仍有改善的空間。
李教授指出災後的重建資金如果只靠補助,是一種不用付出就獲得的形式,雖然它在社會福利的考量上有其必要性,但不應是單一的措施,更妥善的配套方式為「社會保險」,各種災害都應該有保險,透過保險制度的風險分攤、共同支出,能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下放防災保險在民間企業發展,能夠更永續的支援潛勢災區的民眾。而這項為自己居住與所處環境投注的保險是一種負責的態度,象徵民眾對風險的正確認知與合理承擔,是自我管理的開始與參與的基礎,而非等到出了事受了災才消極等待救援與保護。
此外,警政專業的李教授也提出,如何加強社區韌性,事實上與地方行政體系平時是否落實防備災工作息息相關。平時,各級單位事先策畫由上而下的災害應變措施,從中央的緊急應變中心、地方縣市首長、鄉鎮長、鄰里長到社福單位,災害預警的行政命令傳遞下來時,與居民切身相關的村里長可以透過平時的編組,發揮鄰里互助的功能。脆弱性較高的家戶,可能是獨居老人或者父母長期在外工作的幼童,需要在預警時優先受到照護,若不是社福單位和地方行政單位從平時就已經熟悉情況、事先規劃如何分工,即便災害預警的行政命令傳遞下來,也無法在地方發揮實質功效。
政府若確實發揮結構性的角色,實踐有系統的防備災機制,積極串聯第三部門協力,又能放手讓民間組織與居民發揮社會系統功能,尋找自我生命、文化的出路,才能在災後重建強化地方軟硬兼具的防災韌性。(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
鄭國威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6/28
照光就變身!臺灣團隊打造的雙模式電晶體,挑戰電腦效能瓶頸
林祉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29
稻田是濕地,居民是生態社區衛兵,從社區生態旅遊一探社區生態保育與「根經濟」!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29
為了蛙鳴、為了土地、為了健康、為了孩子——與自然共生的永續農業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