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預防跌倒新面向(三):不該怕跌倒而限制活動

107/01/22 瀏覽次數 2051

    病患在醫院內發生跌倒,是醫院異常事件通報系統中最常見的,也是醫護人員極力避免的。在病床床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心跌倒」的警示牌,病患手圈上也可能貼有「跌倒高危險群」的貼紙,就是要提醒所有接手病患的照顧者,在病人下床活動時,務必要小心的輔助。但是在繁忙及凡事謹慎的醫療氛圍下,預防跌倒很容易成為限制病人活動的理由,而造成反效果。

 

醫院怕病患跌倒常常限制病患活動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近期刊出一篇評論,對這樣的現象表示擔憂。2008年起,美國聯邦醫療保險不再支付病人在院內跌倒所產生的醫療花費,且從2010年開始,政府開始對未能有效防止院內意外事件發生的醫院,施予罰金,因此醫院開始盡其所能的將病患限制在床上,減少意外發生。有些醫院則安裝警鈴,只要病患下床,警鈴就會響起,這不只給病患帶來心理壓力,感覺身處監獄之中,也讓護理人員疲於奔命,需要不斷解決警鈴響起的事件。

  根據一份澳洲六家醫院進行的研究,現行醫院使用的預防跌倒措施,並無法降低院內跌倒事件的發生。作者擔心限制病人行動的策略,可能導致「出院症候群」(posthospital syndrome),指的是病人在院內缺乏活動,出院短期間內更容易遭遇到不良事件(如跌倒),並再次入院。

鼓勵住院病患活動會不會帶來正面影響?

 
  如果鼓勵病人活動,是否為病人帶來正面的影響呢?《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刊登一個研究試圖回答上述問題的。研究者將100位65歲以上的住院病人分成兩組,一組接受特別的活動訓練,由研究人員在病人住院期間每天訪視兩次,每次輔助病人進行15-20分鐘的站立、踏步、行走等活動,同時研究者也不斷鼓勵病人多多下床走動,提供病人小冊子來記錄下床走動的頻率,同時和病人討論活動時遇到的困難和可以改進的方式,可說是「肢體訓練」及「行為介入」雙管齊下。另一組病人為控制組,接受常規的住院照護,研究者同樣每天訪視兩次,也提供病人小冊子,但只是請病人記錄訪客及醫療人員進出的次數。
    研究者在所有病人出院四周後,進行電話訪談,評估其生活自理及活動能力。雖然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ctivity of daily livings, ADL)上,兩組的表現相當,但在活動範圍評估(Life-space assessment, LSA 0~120分)方面,活動組的病人在出院四周後的分數與住院前相當,且較控制組高出10分,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的差異。
 

住院期間不太活動者,出院活動功能變差

 

  值得注意的是,住院期間習慣躺在病床上而未被鼓勵活動的病人,其活動能力無法回復到從前,舉例來說,一位老人在住院前每周可以自己進城一至三遍,在出院後每周進城不到一次,而且每次都要撐著柺杖。除了這份研究,也有多家醫院在訓練病人行走後得到良好的成效,發現可以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的喪失、減少病人在6年內住入療養院的機率……。

  隨著越來越多臨床研究的結果發表,「住院時病人要待在床上好好休息」的觀念需要被打破,同時醫療機構要開始規劃適合住院病人的活動或復健流程,這樣除了節省病人二度入院所帶來醫療花費,也是改善住院病人未來生活品質最好的方式。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呂宗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