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茲卡病毒停看聽

105/02/04 瀏覽次數 35841
茲卡病毒(Zika virus)目前造成全世界恐慌,到底什麼是茲卡病毒,有何可怕之處?讓本文帶各位讀者一窺究竟。茲卡病毒是一種單股RNA病毒,在1947年首次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被發現而命名,屬於黃熱病毒科黃熱病毒屬,與登革熱病毒同科同屬,目前已知該病毒主要媒介斑蚊傳播,也與登革熱病毒傳播方式相同[1-3]。而也有研究指出性行為、血液及新生兒的垂直感染也有可能是茲卡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埃及斑蚊雌(左)與雄(右),埃及斑蚊可以傳播茲卡病毒。(圖: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截至目前為止,茲卡病毒的分布範圍包含了中南美洲、非洲、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國等。而衛生福利部疾管署已經於今年2月初將茲卡病毒列為第5類的法定傳染病,並將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旅遊疫情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亞洲地區的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受到茲卡病毒感染者,其症狀與登革熱非常相似但是症狀較輕微,受感染的成人患者可能會有發燒、皮疹、關節痛、結膜炎、肌肉痛、頭痛、疲勞、嘔吐及眼窩痛等。目前長達60年的臨床觀察還未發現有出血熱及死亡的案例。但是,根據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報告指出,有73個格林巴利綜合症病例(Guillain-Barré syndrome,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的疾病)及270, 000個與神經系統症狀相關的病例被認為可能與茲卡病毒有關。

在2015年5月時巴西發現了第一個受到茲卡病毒感染的患者,從2015年10月至今巴西國內的孕婦共產下了約4, 000名罹患小頭症(microcephaly)的嬰兒,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科學家由巴西當局所提供的4個檢體中發現了茲卡病毒的存在(2個因為流產終止懷孕的案例及2個因為小頭症在出生後死亡的案例),而根據報導指出這四位孕婦在懷孕時期都有受到茲卡病毒的感染而身上有皮疹及發燒,因此目前認為這些小頭症的嬰兒可能與茲卡病毒的感染有相當的關聯性。埃及斑蚊雌(左)與雄(右),埃及斑蚊可以傳播茲卡病毒。(圖: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茲卡病毒(Zika virus)可能是造成小頭症(Microcephaly)的元兇,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但種種的跡象顯示兩者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圖片來源:撰稿團隊)茲卡病毒(Zika virus)可能是造成小頭症(Microcephaly)的元兇,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但種種的跡象顯示兩者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圖片來源:撰稿團隊)

但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人類面對來勢洶洶的茲卡病毒不但沒有好的藥物治療且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如果受到感染也只能以症狀治療為主。而孕婦方面就稍微複雜些,雖然說目前並無直接的生物證據顯示茲卡病毒是引起小頭症的元凶,但是從現有流行病學證據看起來相關性極大。由於該病毒可能會造成胎兒的畸形,在今年1月25號時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教授Laura Rodrigues強調發展茲卡病毒疫苗及對抗病毒的重要性,應該如同德國麻疹疫苗一樣給予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接種以防止懷孕時受到病毒感染而導致畸胎。

此外,如果在嚴重疫區的女性最近如有懷孕的打算則建議延期,而對於其他地區已經想要懷孕、可能懷孕或已懷孕的女性而言,則要注意避免受到蚊蟲的叮咬,也不要前往高風險疫區。

地球村時代交通便利,國際往來頻繁,加上天氣異常變化推波助瀾之下,許多新興傳染病在無預警的狀況下發生,甚至因為交通發達,方便快速使得傳染病的散播速度加快。但這些新的傳染病常常是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的,因此,如何做好有效的預防措施往往比得病後的治療要來的重要。而茲卡病毒最主要的傳播路徑與登革熱相同,都是藉由病媒蚊傳播,所以筆者認為借鏡台灣2015年爆發的登革熱災情,做好萬全的防蚊措施與防疫衛教,對於今年全球來勢洶洶的茲卡病毒就是最好的預防針。(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團隊執行撰稿)。
 
責任編輯:黃耿祥
審校:高允中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