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養鴨人家再進步:新世代的鴨舍光照

106/05/02 瀏覽次數 1308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早期農業社會的寫照。因為當時科技還不發達,養鴨人家常常把鴨飼養在河川或池塘邊,讓牠們自由取食。鴨生長的速度不快,生的蛋也不多,養鴨多半是農家貼補家計的副業。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養鴨產業已經不是早期農家副業的型態,無論在飼料配方、飼養環境、品種選育等方面都有了相當大的進步。飼養環境的改變讓鴨隻不用在外面受風吹雨淋,改住到全年環境受控制的室內鴨舍中,也降低了鴨隻傳染到疾病的風險。但移到室內鴨舍居住的鴨隻減少了接觸自然日照的機會,因而需要人工光照來補足,這些人工光照給予的方式就會對鴨隻的生長與產蛋性能造成影響。

 

光照的原理

 

太陽光是電磁波,可分為紅外線(波長760~300,000 nm)、可見光(波長400~760 nm)和紫外線(波長4~400 nm)。人類並沒有辦法看到紅外線與紫外線,只能辨識可見光。

 

在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內,又分成紅(波長630~760 nm)、橙(600~630 nm)、黃(565~600 nm)、綠(500~565 nm)、藍(435~500 nm)、紫(400~435 nm)等不同的色光,這些色光組合在一起就成為我們眼睛感受到的白光。這些光線分別投射到不同的物體上,當一個物體把所有的光線吸收,不散射任何光線時,大腦會判定這個物體是黑色。當一個物體只散射紅光,把其他的可見光吸收時,則大腦會判定這個物體是紅色。

 

光對鴨繁殖的影響

 

這些可見光會經由兩種不同的路徑刺激鴨隻腦部。第一條路徑是經由眼睛,當光線經過眼球內一系列器官進入視網膜時,會形成一個清晰的倒立影像,也因此才讓鴨隻「看得見」。這些可見光會變為神經衝動傳入腦中,引發一連串的反應。另外一條路徑是光線穿過鴨隻的頭蓋骨與組織直接抵達下視丘。

 

為什麼鴨隻在繁衍後代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的光照呢?因為這兩種路徑所傳遞的光都會刺激下視丘分泌「激性腺素釋放素」,這些激素會作用於鴨隻的腦下垂體前葉,讓它釋放出激濾泡素與排卵素。激濾泡素對公鴨可以刺激生精細管生長及產生生精作用,對母鴨可以刺激卵的生長;而排卵素對公鴨可以刺激睪丸間質細胞產生雄性素,對母鴨則能促進排卵。

 

雖然一樣是用眼睛接受光線並傳遞至腦中,但其實家禽對於光的感受程度遠高於人類。家禽對短波長的藍、綠光與長波長的紅、黃光的感受程度都比人類高,也就是我們感覺沒那麼強的光線,在家禽的眼中也許是相當刺眼的光線。對於光線,雞比人類敏感37%、鴨比人類敏感30%,火雞則比人類敏感16%。因此,給予人工光照時必須注意,以避免過強的光照,過強不只造成能源的浪費,也對室內飼養的鴨隻的福祉產生不良影響。

 

鴨舍光照新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運用在鴨舍內的發光源也不斷更新。更省電及發光效率更高的新世代光源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而這些新世代的光源是否可以應用在室內鴨舍內呢?答案是肯定的。

 

以現在較廣為人知的發光二極體(LED)來說,從西元2000年就已經開始有專家學者研究LED發光對家禽生產的影響,可以說是目前最受期待的新世代鴨舍光源。此外,因為LED有容易製造單色光源的特性,許多以前不容易進行的試驗,也在LED快速發展後有了新的契機。比方說,如果在飼養鴨隻的時候不是給予白色的光照,而是給予其他不同的單色光,會不會對牠們的生長、產蛋與行為表現造成影響?這部分目前仍有許多試驗正在進行中。

 

除了顏色的調整外,當鴨隻飼養在室內時,另外一個可能的調整就是光照時間的長短。當鴨隻飼養在戶外時,自然光照在全年光照時間最短的冬至過後時間逐漸增加,一直到全年光照時間最長的夏至,之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

 

在所有種類的鴨中,番鴨是屬於長光照繁殖的品種。簡單來說,長光照繁殖就是當光照時間長的時候,公番鴨會產生比較多且品質比較優良的精液,母番鴨則會產出較多的蛋來繁衍後代。這樣的生產模式也就意味著,在自然情況下,一年中只有在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到白露之間比較容易得到番鴨的後代。而這些番鴨後代也就是冬令進補薑母鴨的鴨肉來源。

 

如果把番鴨飼養在完全不透光、密閉的鴨舍內,給予人工光照並調整光照時間的長短,這時候會發生什麼情形呢?完全不透光也就代表著不論外面自然光照的時間長短,這些飼養在鴨舍內的番鴨唯一接觸到的光照就只有人工光照,因而可以藉由不同的光照時間調控番鴨的生產季節。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由於鴨隻比較怕熱,傳統時間出生的番鴨後代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是在炎熱的夏季,這個時候長大的肉用番鴨因為天氣太熱吃不下,所以生長速度比較慢,飼料效率也比較差,對養鴨業者來說是一筆損失。如果能藉由人工光照讓番鴨在冬天生下後代,這些肉番鴨因為生長季節在冬季,氣候涼爽,自然可以吃得比較多、長得比較快,而飼料效率也比較好。

 

光照發展的可能性

 

如果組合不同的單色光應用在鴨隻的生產上,會發生什麼狀況?或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給予不同顏色的光照呢?此外,未來一定會出現比LED還要省電的光源,這些未來光源又要如何應用在鴨隻飼養上呢?這些都使得鴨舍光照在未來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雖然前面提到的各種光照應用讓人感覺似乎自然光照已經可以被人工光照完全取代,但任何型式的人工光照都是消耗能源的,哪怕是發光效率再高的新世代LED光源也是如此。

 

然而,自然光照卻是不會耗能、取之不盡的光照來源。日光不僅光照強度強,也包含了生命所需的所有波長,如果在新世代的鴨舍光照中規劃得宜,會是節省能源的一大幫手。比方說,也許可以考慮在白天日照強烈時,引入自然的光照到鴨舍內,日落後如果仍然需要照明時,再開啟人工光照輔助。畢竟,生命就是因為有太陽持續不斷地提供光照與能量才得以發展並延續的。
資料來源
  • 《科學發展》2017年5月,533期,12 ~ 15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