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人生恰似迴路系統–覺文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104/11/19 瀏覽次數 5409
國中畢業後即與機械為伍的覺文郁校長,過的卻不是機械般的生活。當年,他隻身前往英國深造,面對該做什麼研究時,他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思索:「我要研究的題目,是否被這個世界需要?」人應該對外界的刺激時時做出反應。多年來,他始終以此思維來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努力與這個世界作深刻的連結,很難想像,這樣的他,其實是來自台灣一個偏僻、且相對封閉的小鎮。
 
 獨立性格的養成   

出生於雲林縣口湖鄉的覺文郁,自小對念書就有一種自發性的執著。「可能因為爸爸是小學老師,故覺得自己的成績理應比較好。」儘管如此,爸爸卻鮮少干涉他的學習與生活。「爸爸很少告訴我要怎麼做,但他是我為人處事的榜樣。」從小看著爸爸什麼事都自己來,而且有條有理,在耳濡目染下,覺文郁做事也是條理分明,並培養了獨立的性格。
 
身處窮鄉僻壤,覺文郁不諱言,國中畢業前,很少和外界接觸,畢竟當時交通不發達,連公車都沒有。而且,在那個時代,班上同學的缺席率非常高,因為多數孩子都要參與家裡的農務,所以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是斷斷續續完成學業的,而他很幸運,可以完全專注於學業。但因為鮮少與外界接觸,他笑說當時的自己簡直像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直到負笈北上,才開啟了他的視界。
 
「剛到台北工專念書時,傻傻的,不太習慣台北生活。」覺文郁說,自己仍專注於學業。第一學期的成績單寄回家,自己都嚇了一跳,因為平均分數落在98、99左右,幾乎滿分。到了三年級,他自覺應該融入同學們的生活,所以開始參加社團,或跟大家相約出遊。然而,到了四年級時,國中時的同學都考上很好的學校,有人甚至考上醫學系。這些衝擊讓他開始思考:「我怎麼還在這裡?」
 
「當時沒人告訴我,下一步該怎麼走。」覺文郁只能自己思考未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出國深造,並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當時的口湖鄉,沒什麼人出國深造,但是,爸爸媽媽還是支持了他的決定。因此,覺文郁在專四時就開始加強外語能力。服役期間,仍然抽空勤背單字。「我帶了一本字典入伍,每天就撕下一、兩頁,塞在彈夾裡,背完就丟掉。當兵那段時間,就剛好背完一整本的字典!」
  
 業界價值觀的建立  

退伍後,覺文郁如願申請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因為聽力不好,剛開始上課時,都聽不太懂,挫折感滿大的。倖好英國老師很有耐心,常帶我去圖書館,教我如何搜尋研究相關資源。」爾後,覺文郁幾乎天天都待在圖書館,想盡辦法跟上進度。因為適應力與自我調節的反應速度都算強,讓他在課業上能夠順利過關。但是,到了博士班,他卻遇到一位放牛吃草的老師,一度有點不知所措。
 
「博士班的指導教授是典型的英國人,他對學生採取放任方式,你不去找他,他也不來理你。」覺文郁坦承,一開始並不太適應,因為必須自己找題目、找方法、找答案、找價值。為了找到符合時代、有價值的題目,覺文郁決定回望台灣。當時,他想開發放電加工器系統,卻不確定這套系統是否為台灣業界需要。「我想做的系統係滿前衛的,但在台灣有沒有用,方向對不對?這些問題都需要用更宏廣的角度去看工具機領域,也要思考台灣在未來世界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為了解決這個疑慮,覺文郁特地寫信回台灣給當時的工具機廠商王武雄先生。而對方收到信之後,也親自回函,肯定他的方向與題目。覺文郁因此放膽投入研究,同時向台大的范光照教授請益。「我從零開始,從軟體的撰寫、測試,到硬體的設計,全部都自己做,從簡單的操作、調校,以至後來的每個細節,全部都得自己來。」他的指導教授則帶他到處去拜訪歐洲的廠商,要求他從業界角度來思索自己的題目與產品。
 
「指導教授很明確地告訴我,沒有商業價值、業界沒有興趣的題目就不要碰,也明確讓我知道,如果我做出來的東西,人家不願意用,我就不能畢業。」覺文郁猶記得,口試那一天,早上在口試委員面前,操作自己研發的產品。而這些口試委員主要來自業界。下午則是答辯。所幸他的系統被業界買單,不僅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所研發的系統也成功打入市場,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學以致用的人生  

「機械產品不像3C產品的汰換率這麼快,其生命週期通常有一、二十年之久,相對的,開發的時間也必須較長。」因此,覺文郁認為在開發前,必須對業界與整個大環境有深入理解,才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而他目前帶領學生,即套用在英國所學的模式。「當年指導老師怎麼要求我,我就怎麼訓練現在的學生。」他很感念陳朝光教授多年來的幫助,讓他在學術路上更形穩健。「我跟陳教授有很強的連結、互補。他的專長是理論,而我著重實務,在他的幫忙下,我的實驗室才慢慢建立目前的研究基礎。」
 
有趣的是,覺文郁當年在英國開發的系統,後來也在他指導教授的牽引下,賣到台灣,間接促成他和台灣業界的連結。「因為要去教業界怎麼使用這套系統,所以開始和他們有所接觸。」覺文郁心有所感地說:「所謂產學合作,『鴻溝』是不應該存在的,因為你必須要設身處地,進入業界的思維,直接跳進去做。」多年來,覺文郁帶領研究團隊深入台灣工具機產業,並協助業界如何佈局全球。同時,他也將自己在英國建立的資源,拉回台灣,協助台灣與歐洲產生連結,持續思考台灣在工具機這一塊,還可以做什麼。
 
 2013年,覺文郁接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一職,他開始思索自己該做什麼事情。「校長,也算是一個CEO,要看清局勢,來調整課程,帶領學生了解自己,培養被社會需要的專長,不然學生畢業後,可能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說,人生的定位很重要,一個人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能力,才知道應該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而且也要在「對」的時間點放進去。
 
「人生最難的事,就是要在什麼時間點,找到對的切入點,去做對的事。」覺文郁覺得人就像是個迴路系統,外界會不斷給予刺激,而人必須快速且適當的做出反應,久而久之,就會訓練出在什麼時間,做對的事情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對外界的刺激,始終不作出反應,就會痲痹、失去感覺。
 
「我覺得人生有如是個渾沌系統,不是由一個方程式就可以決定的,而會不斷的演變。因為人這個反應系統,會隨著不斷吸收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系統也就不斷更新、精進。所以人必須常常省思。當反思後,就能快速對這個世界作出反應,也會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