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面對瀕臨死亡的語言我們能做些什麼?—以客語為例
101/11/29
瀏覽次數
4427
賴惠玲
|
政治大學英國語言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語言的死亡》一書提到過去一世紀,世界上平均每個月就有兩種語言死亡。台灣許多族群的語言也正面臨語言死亡的威脅。然而,語言的消失究竟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人類語言的多元,正如生態的多樣化有助於人類的生存一樣,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表徵,不同語言會有不同的語法結構,並表達其獨有的文化意涵,而且常常是另一種語言無法表達的。此外,不同語言之間更會因為互相接觸而產生豐富有趣的現象。語言為什麼會消失?全世界的人只講同一種語言好嗎?本次講座由政治大學賴惠玲特聘教授與您一起來探討這個重要的課題。
語言(16)
文化(14)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2/31
AI 加短影音,讓科學傳播更廣
曹盛威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