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緊急救災物流中災民的無形需求

104/06/09 瀏覽次數 3653
全球天災人禍頻仍,不管是開發中國家或是已開發國家,時時刻刻都嚴陣以待,並在平時就撥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因應這些不確定因素與突發狀況所可能造成的災難,這樣的過程稱為緊急救災物流或應急物流。然而,早期的緊急救災物流多從供給面來探討,例如如何以最低的人力、時間、財力等成本運送救災物資,卻很少從災民的真正需求面來檢討。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許鉅秉教授近年著重研究這些被忽略的需求面,發現災民的真正需求其實和我們救災時提供的物資往往有很大的落差。

「一般人多以為災民第一時間最需要的是水、乾糧等食物,其實研究緊急救災物流後,會發現災民真正需要的是『希望』、『關懷』、『愛』。」許教授一針見血地說。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災民最迫切需要的食物排行榜第1名是牛奶。以2008年發生的大陸汶川地震來說,光是嬰兒就死了幾千名,這些嬰兒不是被地震壓死的,而是喝水死的。因此,他們發現遞送物資時應先考慮最脆弱族群的需求,而牛奶正是適合老人、小孩等所有人的最佳救災物資。

但從物資再深入探討後,許教授發現其實還有比牛奶更重要的物資,那就是「無形物資」。「面對大難不死,劫後餘生的災民,救災人員一抵達若可以先給災民一個擁抱,就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希望。」他說,這就像是醫院內的病人一樣,若對未來病情較樂觀,往往比較容易好轉。因此,許教授發現能把救災做到最好的往往不是政府,而是能撫慰人心的慈善救災團體。

許教授從2005年開始進行緊急救災物流的研究,深入了解有形的物資救援後,他把心理學、行為學加入研究中,並以實證、問卷調查為基礎構建起量化模型,發現救災過程中無形救援力量的重要性。「真正有效的救災往往不在於不斷進行硬體升級的災難應變中心,也不在於政府官員是否坐鎮指揮,而在於現場的撫慰與關懷。因為經歷生死關頭的災民多半抱持負面情緒,給他們一個安慰遠比強化硬體設備來得重要。」他說。

這樣的研究結果打破了一般人對於政府應如何救災的窠臼心態,也證明許多慈善救災團體的做法是災民真正需要的。不過,許教授進一步建議:「除了懷抱著提供災民『希望』、『關懷』、『愛』之外,救災人員一抵達現場應該馬上協助災民找到家人,因為災民最擔心的往往是家人,唯有協助他們團聚才能讓災民產生更高的求生意志。」

許教授所建構出的緊急救災物流模型,目前已經在臺灣地震與風災兩大天災上驗證,而這個模型也能應用於世界其他地區所發生的人禍災難上,像是法國常見的無預警罷工或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等。許教授計劃未來把研究延伸至災區復原、災民需求管理等主題上,讓人性真正落實到救災之中。

電影〈明天過後〉的災難場景似乎逐漸成真,而在天災人禍無法阻止的情況下,身為救災決策者的政府若無法接受「無形物資」的觀念,不懂得在救災過程中做到迅速把災民分類、根據災區特性遞送物資,以及掌握災民真正需要的有形無形物資,救災將永遠無法有效率地完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