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防災2.0專題(五):資訊志工 官民合作力

102/06/25 瀏覽次數 6570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來兩千多公厘的驚人雨量,在全台奪走將近七百條性命。而在風災期間,網路救災首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究竟當時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資訊志工,在爆量的災情資訊中如何輔助政府救災?就讓我們一起和數位文化協會的媒體與內容中心主任鄭國威,還原當年事發經過,從中了解台灣網路防災的現況與展望。
 
那一年變調的父親節…
       
這天,應該是一年一度讓子女向父親表達敬意與感恩的日子,但2009年,一個中度颱風卻偏偏選在這天光臨台灣。由於先前的路徑預測皆顯示莫拉克颱風中心往北邊走,大家都以為颱風對北台灣的影響更多。8月8日父親節當天,北台灣雨勢減緩,但殊不知災難才正要開始。
 
台灣1年的平均年降雨量是2,500公釐,但是就在8月8日0時開始至8月9日的48小時內,嘉義縣與高雄縣山區就分別降下了2,062mm、2,007mm的雨量。破天荒的雨量,持續數日的強烈降雨,讓這年許多人的父親節變了調。
 
8月8日深夜,中南部情況急轉直下,大量緊急災情通報、災害資訊湧進,緊急應變中心應接不暇。由於基礎設施被風災破壞,網路成為災情通報的主要管道,讓網路上的災害資訊自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上一次台灣發生如此大規模、影響層面廣泛的災害,是1999年的921大地震,當時台灣的網路正處於起步階段,無論規模、普及性、社群網絡都不成熟。10年後的八八風災,網路世界第一次在救災過程中展現其能力,但是卻也帶來不得不正視的副作用。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面對網路不斷轉寄大量的災害消息。窗外,颱風帶來強風暴雨,電腦視窗裡,PTT、MSN、噗浪、推特、Facebook也是資訊氾濫成災。此時,究竟哪一則狀況是最新的?哪一則災害是已經排除的?哪裡是不安全的?哪裡又需要物資援助?該相信嗎?通通得不到完整明確的回答,即使有錯誤的消息混雜其中,也無人有能力糾正與更新。
 
網路雖然讓災害資訊得以快速傳播,但同時卻也造成救災資訊「亂象」。大眾在災害期間承受高度心理焦慮,災後每每質疑政府救災不力,而政府也有苦難言。是以在2009年8月8日情況惡化時,網路上便有網友創建了不同的災情資訊網站,然而再多的網站,無法與政府對接,也是無奈。於是當時分處在台灣各地的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同仁決定立刻行動。
 
 
進駐災害應變中心,與政府協力救災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成立於2006年,建立初衷是為了推廣數位文化,並協助政府平衡台灣的數位落差。透過「胖卡(Puncar)計畫」的實施,莫拉克災前台南當地的資訊志工已經與台南縣政府建立信任關係。故當南部的情況開始惡化,台南的數位文化協會資訊志工便應邀進駐台南縣的災害應變中心。
 
中央與各地方政府的災害應變中心是政府救災行動的神經中樞,但是在中心內部流動的資訊外界幾乎無從得知,僅能透過的定期召開的記者會或媒體將內部資訊傳遞給外界,這樣的資訊傳播效率對於分秒必爭的救災行動是相當不足的。
 
於是,自中心內部直接收取第一手的真實災情通報與救災處理資訊,對於民間的救災行動便顯得相當重要,資訊志工匯整政府資訊後,透過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向外通報;同時也從網路上不同的災情資訊網站或熱門的社群網站、論壇,整理回報給災害應變中心的人員。
 
除了人工蒐集,數位文化協會的工程師也利用爬文機器人程式自動蒐集Plurk上的災情相關討論,自動判別訊息是否為一手消息,訊息發出的區域在哪裡,並與目前資料庫中的資訊比對,判斷是否為新事件。
 
在8月13日,經由中央政務委員高思博委員的引介,亦開始進駐其他地方政府的災害應變中心。同日位於台北的資訊志工亦進駐中央政府災害應變中心,於中央協助災害資訊比對。
 
重大災害期間維持網路資訊的正確性相當重要,除了與官方來源比較,每當網路有新的案件通報,資訊志工便會設法聯絡當地人士進行確認。以進行串聯政府救災資訊、網路訊息傳播、以及媒體災情報導3者,確保災害資訊同步且正確。例如88風災期間,東森新聞台便與數位文化協會合作,公布最新的正確災害訊息。根據數位文化協會的統計,在風災期間,多達9,109個部落格與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串連,而造訪網站近半數的網友來自其實災情並不嚴重的北台灣。
 
 
後莫拉克時代:台灣準備好了嗎?
 
莫拉克走後即將屆滿4周年,但是除了每年的追思與紀念活動,台灣的政府與網路世界,以及直接面臨風災威脅的我們,是否都準備好了?
 
面對全球氣候的極端化,以及台灣本身先天條件不良的地質環境,台灣人沒有安逸的本錢。災害很少侷限於單一的災害種類,例如當颱風來襲,山崩、土石流、洪水、強風等一系列的災害都可能發生,災害的衝擊層面也擴及人員傷亡、財物損失、社會不安等,這種影響廣泛的大型複合型災害(Compounded Disaster或Complex Disaster),是對台灣社會與救災體系的嚴峻考驗。
 
在連續幾年相對沒重大災害的情況下,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官方災情平台已陸續建立,但是政府體系與民間的串接還不完整,兩者之間的資訊依舊是平行流動,很少交集。政府、網民與媒體3者之間仍未有良好的溝通方式。
 
目前常態的資訊志工培訓計畫停滯,當年投入其中的資訊志工今日也多已轉任。若下次災難來臨時,恐怕一切還是要重新來過,資訊爆炸再度上演,屆時受害最深的還是全體台灣民眾。(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