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魔鬼蓑鮋
102/10/16
瀏覽次數
64488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魔鬼蓑鮋是一種熱帶魚,是水族館常見的觀賞魚。這種魚的中文名字,又可從英文lionfish直譯,叫牠獅子魚。牠是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海域的原生魚種,但是現在居然大量出現在美國東岸海域,是不折不扣的入侵魚種。美國的科學家在公元2000年之前,就注意到這個事實了。最近幾年,這種魚的分布範圍向北向南大幅增長,連加勒比海知名的觀光潛水海域(位於開曼群島與古巴之間),都發現了牠們的身影。美國記者甚至以explosion(爆炸)描述牠們數量增長的趨勢。
這種魔鬼蓑鮋體長約45公分,背鰭棘有劇毒,不過那是防禦武器,不用來攻擊。人被螫了雖不至於致命,也異常疼痛。牠們吃掉與珊瑚礁共生的小魚,會破壞珊瑚礁;吃掉食用魚類的幼魚,會減少漁業的漁獲量。因此,茲事體大。
魔鬼蓑鮋的游動速度不快,捕捉不難,但是牠們並不在海面活動,而是水下幾十公尺處,因此很難捕捉。有些海洋生物專家直截了當地說,他們認為魔鬼蓑鮋已經清除不了了,現在只能密切監視,以後走一步算一步。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10月,430期,78 ~ 81頁
珊瑚礁(4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