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讓學生記住化學方程式或物理定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認同感,甚至能夠在科學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更為重要。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其 PISA 2025 科學素養框架 中提出了「科學資本」這個概念:不僅包含知識,還包括態度、社會連結,甚至是對科學身份的認同。換句話說,一個人對科學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他是否能看到自己參與其中。
然而,科學資本的建立並不容易。要讓科學變得有親和力,並不是一篇學術論文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故事、情感,以及一種「科學和你息息相關」的感覺。這正是短影音可能派上用場的地方——用幾十秒的故事,縮短科學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但問題來了,短影音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嗎?這是東海大學物理系施奇廷教授所在意的,而他更嘗試透過短影音的形式,為女性科學家的故事「發聲」,改變大眾對性別與科學的刻板印象。然而,這個計畫看似理想,卻面臨著許多現實的挑戰。
幾十秒能傳遞什麼?
科學知識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完,而短影音的時間限制,使它不足以承載完整的科學知識。「短影音不適合傳遞知識,它的設計更多是為了吸引注意力。」施教授坦言,短影音的資訊壓縮性讓許多細節不得不被捨棄,而這會讓科學內容流於表面,無法有效傳遞知識。
然而,短影音的價值並非在於講清楚,而是在引起興趣。施教授形容短影音是一個「科學的入口」,雖然它無法回答所有問題,但能讓觀眾問出「我還能知道更多什麼?」。舉例來說,一段講述太空探索的短片,可能只展示了簡單的發射過程,但足以讓人對背後的科學產生好奇。短影音的挑戰不在於如何教科學,而是如何讓人想學。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會被太空探索短片吸引,我們需要更多不同種類的題材或故事,才能讓科學接觸不同族群,這時,短影音的限制成為了優勢,短影音相較於一般影片,可以更快速產製各種不同內容,讓興趣相異的人們,找到自己與科學的連接點。
短影音是一個「科學的入口」,讓觀眾對背後的科學產生好奇。圖片來源:panuwat phimpha/shutterstock.com
用專業打動人心
「人們記住的不是公式,而是故事。」施教授說。短影音的核心優勢在於它的敘事能力——把一個複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一個有情感、有衝突的故事。
在施教授的「女性科學人聲量擴大器—網路短片傳播」計畫中,女性科學家的故事是重點,不過,若故事集中在性別議題時,很容易落入「克服困難、然後成功」的模板敘事。「每個故事都這樣講,觀眾看久了會失去興趣。」施教授指出,這是短影音在內容創作上的一大挑戰。施教授的解決辦法是「挖掘專業」,將重點放在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上,不再強調是強調女科學家遇到的困難,直接呈現「他們做的研究很厲害」。
施教授的團隊正努力將科學的專業性和情感故事結合起來,2025 年 1 月將會在 YouTube 頻道陸續發布。比如,2009 年拿到諾貝爾生醫獎的得主 Carol Greider,她的「端粒研究」,不只與「長生不老」大有關係,也是理解癌症成因與開發標靶治療的重要基礎,最令人佩服的是,Carol Greider 小時候有閱讀障礙,還曾經被送去資源班,但她不僅克服了所有學習上遇到的障礙,還在科學領域拿下不凡成就!
但真的有那麼多女性科學家的研究故事嗎?施教授表示,其實像 Science、Nature 這些主流的科學期刊,都不斷在報導女性科學家的專業內容,所以不擔心找不到相關題材。
科學家的形象正在逐步改變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科學家的故事得以傳述,大眾對科學家的想像正逐漸發生變化。然而,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依然深遠。施老師分享他曾看過的研究,是讓兒童畫出心目中的科學家,這種研究方法被稱為「畫科學家測驗(Draw-A-Scientist Test, DAST)」,該方法是為了調查兒童對科學家的看法,多被運用在教育、社會學研究上。
2018 年,在 Science 上曾報導一篇整理過去 50 年美國曾做過的 DAST 研究,發現 1960 - 1970 年代,只有不到 1% 的孩童會畫出女科學家,到了 2016 年,這個比例上升到 34 %,性別的刻板印象正逐漸消失,施教授表示,該比例的變化也反應了學術環境的改變。從 1960 年到 2013 年,美國孩童在 DAST 畫出的女生物學家從 28% 上升至 49%,女化學家也從 8% 變為 35%,從事物理或天文相關領域的女性最少,但也從 3% 提升為 11%。
而今(2024)年針對大學生所做的 DAST 發現,在已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科學生群體中,對科學家的典型形象仍然存在。受測學生的繪圖顯示,男性幾乎都畫了男性科學家,而女性有 42% 選擇畫女性科學家,相較於過往,女性繪製出的多元科學家形象是顯著增加的,但在男性受試者中,刻板印象仍然非常穩固。
隨著社會對多元性別接受度提高,且女科學家的貢獻與能見度也逐步增加,未來畫出女性科學家的比例也應該會繼續上升。施教授認為,我們已經看到更多的女性科學家獲得報導,她們的貢獻是無法忽視的,這讓下一代能夠用更開放的態度看待科學。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科學家的故事得以傳述,大眾對科學家的想像正逐漸發生變化。圖片來源:Simple Line/shutterstock.com
人類與 AI 的協作:加速創意的進化
短影音雖然短小,但要能打動人心,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投入。每一支影片背後,都包含了素材蒐集、故事結構設計、字幕製作、視覺設計等繁瑣的工作。施教授坦言,僅靠人力來完成這些步驟,難以滿足一周雙更的需求,必須要用 AI 才有辦法完成這個需求。
AI 在影片製作中扮演的角色,不僅提高效率,更是解放創作者的創意空間。例如,AI 可以快速整理科學家背景資料,從浩如煙海的科學期刊中提取重要資訊與核心內容。此外,AI 還能協助生成字幕、製作標準化的影片模板,甚至自動設計適合短影音的視覺效果。
施教授舉例,在某支介紹女性科學家的影片中,AI 協助整理科學家過去的研究成果,並生成影片所需的影像素材,讓團隊能將更多時間投注於影片敘事的情感打磨。施教授強調,AI 並不會取代創作者,而是一個「協作者」,讓影片製作更流暢,他形容 AI 是一位井然有序的「助手」,雖然工作高效,但缺乏創造力與情感表達的能力。舉例來說,在影片中如何呈現女性科學家的挑戰與成就,需要經過團隊反覆討論與創意發揮。「AI 提供的東西可能四平八穩,但換句話說,就是平庸且無聊,我們想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能讓人記住的畫面和故事。」施教授補充說。
透過人類與 AI 的協作,人類將自己的洞察力與情感帶入影片,而 AI 負責技術性執行,兩者的結合不僅加速了製作,也提升了影片的深度和感染力。
短影音、科學故事與未來的可能
隨著 PISA 2025 提出的「科學資本」概念,更加凸顯了科學的推廣需要超越學術框架,進一步融入情感與故事的敘述。短影音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潛力媒介,儘管它無法承載科學的完整深度,但它能夠激發觀眾的好奇,打開科學探索的第一道門。
然而,要讓短影音成為推廣科學的利器,光有故事還不夠。真正打動人心的,是那些專業與情感結合的科學故事,尤其是女性科學家的研究突破。一來展現了女性科學家的真實狀態,二來也讓更多人看見自己在科學中的可能性,藉此重塑大眾對科學家的想像。
在這個過程中,AI 的加入不僅提高了影片製作的效率,更讓創作者能專注於故事的核心打磨。透過人類的情感洞察與 AI 的資料整理,讓短影音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品質,將科學推廣至更廣大的群體。當閱聽者受到短影音吸引而踏入科學的大門後,就有可能進一步透過長影片與文章,吸收更深入的科學知識。
科學的故事,還有很多可以講;而短影音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或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