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血吸蟲的祕密
103/02/05
瀏覽次數
12039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血吸蟲(
Schistosomes
;扁形動物門吸蟲綱)是人體腹部血管網的寄生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三世界,血吸蟲為害僅次於瘧疾,世上有兩億人感染。
血吸蟲鑽入皮膚,進入血管、產卵,卵循血流流遍全身器官,會沾黏組織、導致器官發炎,如肝與小腸。牠們在人體內可生存6~10年。換句話說,牠們必然有辦法處理自身老化,或修補損傷、熬過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血吸蟲中胚層結締組織有一種成體幹細胞,可以修補組織。這是血吸蟲能在人體中生存達十年以上的祕密。要是開發出藥物,抑制牠們的幹細胞生產機制,也許就能降低牠們對人體的危害。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4月,484期,78 ~ 81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