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海洋環境與保育:迷人的深海生物多樣性

104/12/03 瀏覽次數 3099
暗黑的深海

每當人們眺望暗黑、深邃的海洋時,總認為那是一個充滿神祕未知的世界,在這冰冷、須承受很大壓力的黑暗環境中是否也有生物?

隨著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深海探索,終於漸漸掀開了神祕的面紗。海平面下數百至數千公尺的大洋深處,不斷上演著一場又一場光影幻化的生存遊戲。科學家發現各種外形奇異的深海怪客時,總要發揮豐富的想像力與研究精神,為眼前的驚奇提出合理的解釋。

深海生物有成長速率較慢、資源不易恢復等特性,但隨著淺海域因過度捕撈及汙染造成漁業資源枯竭後,人們開始把開發的焦點投注在海洋深處而引發了許多疑慮。期望藉由本文,大家能珍視海洋深處生命的繽紛之美!

生存本事

深海生物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一場捕食者與獵物之間「吃與被吃的生存遊戲」。大口吞食是許多深海魚類捕食的招牌動作,如魚奎魚利用絞鏈狀的下頷骨極力托出後形成巨大的口,密布許多尖銳長牙,讓獵物無所遁逃!

海洋表層日照充足、基礎生產力高,雖然食物充足,卻因各類捕食者環伺而危機四伏。因此,專門攝食浮游植物的小型甲殼動物橈足類或磷蝦等,白天時為了逃避來自表層眾多的掠食者而潛藏至數百公尺下的深海,等到晚上才洄游至表層附近覓食,接近天亮時又返回較深海域。一些深海中層性魚類為了追食這些橈足類,也會跟著做日夜的攝食洄游。然而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也尾隨而至,引發了大規模的生物垂直遷移活動。

深海特殊的生物發光行為絕不是為了點綴暗黑的深海環境,而是牠們賴以生存的利器,其作用包括擬態、引誘獵物、辨識種類及配偶,或迷惑敵人。生物發光的機制可分為兩大類:由共生細菌產生螢光以及由體內自行生成的化學性發光,都是許多深海中層帶生物的重要配備。

深海探索

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台灣附近海域就約有一半的環境屬之。曾在台灣海域進行過的深海探索,僅有大航海時代的「挑戰者號」航行經過附近的香港及菲律賓海域,其後美國、法國、日本等也僅於附近的鄰國海域進行調查。

台灣進行深海調查始於2002~2007年,由國科會所補助的深海生物相調查計畫透過海洋研究船的採集調查,已發現十數種新種深海生物,新紀錄種超過數百種。此外,更以國際合作的方式分別在2007~2008年前往菲律賓、2009年至日本、2010年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與北極海域,以及2011年於喀里多尼亞等區域進行深海生物多樣性調查。即使調查成果豐富,但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期望未來可藉由新式研究船及先進設備,持續探索這片廣大、未知的海洋深處。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