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環境與廢棄物(六):要光亮也要健康-含汞燈具全部納入回收體系
102/05/09
瀏覽次數
15103
劉力仁
|
自由時報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省電燈泡越來越受歡迎,但燈泡內部添加汞,燈管一旦破裂,汞粉塵逸散在空氣中容易被人體吸入,損害健康,環保署公告自103年1月1日起實施,強制回收冷陰極燈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感應式螢光燈 (magnetic induction lamps,MIL)及其他含汞燈具,維護民眾健康。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吸入或接觸汞會造成腦部、腎臟傷害、皮膚病和其他疾病,接觸到含汞環境的民眾最好戴上N95口罩,避免吸入含汞的粉塵。
其實環保署從民國91年陸續公告回收直管及環管日光燈、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即球型省電燈泡)、緊密型螢光燈管(例如3U燈管、螺旋燈管等)、白熾燈泡(燈帽直徑為2.6公分以上)、強度照明燈管(HID)等,但冷陰極燈、感應式螢光燈並沒有納入回收。
以民國100年為例,全台含汞照明燈具生產3.2公噸,回收2.4公噸,約八千公斤含汞燈具沒有進入回收體系,成為環境負擔,威脅民眾健康。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吳天基表示,這8,000公斤含汞燈具以冷陰極燈及感應式螢光燈為主。冷陰極燈過去主要用於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組,但隨著LED取代背光模組,業者轉而研發為照明燈具,每支燈具含汞量約3毫克以下。傳統燈具、辦公大樓、會議室、購物商場、一般商店、醫院、圖書館、一般照明、展示櫃等,都常使用冷陰極燈。
感應式螢光燈俗稱無極燈,常用於禮堂、會議室、博物館、大型商場、大面積廠房、體育館、球場、機場、停車場、隧道、路燈、標示燈、橋樑燈、捷運站及下水道、城市夜景等。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蕭弘清表示,歐洲國家要求燈具汞含量不得超過3毫克。我們現行國家標準,省電燈泡檢驗標準是根據CNS 14125「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一般照明用)」,但此一標準係針對發光能源效率,並不包括汞含量,管制仍有所不足。
由於省電燈泡的燈管奇形怪狀、彎彎曲曲,回收過程中很容易打破,導致汞的洩漏。如果不小心打破,英國衛生部提醒民眾立即離開房間至少15分鐘,並小心清理密封,避免擴大污染到其他房間。蕭弘清說,這15分鐘可讓燈管破片及汞掉落到地上,應避免人體吸入或接觸。
明年冷陰極燈、感應式螢光燈納為強制回收項目之後,含汞燈具等於拼上最後一塊拼圖,至此全部含汞燈具都納入回收體系,製造廠商必須負起完全的回收、清除及處理責任。民眾的健康獲得更多保障。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汞具高毒性,加上低沸點、易揮發的物理特性,早被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列為第一級污染物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常見含汞的用品,照明燈管就是一例。一般的省電燈泡或日光燈管內往往會添加汞來增加照明亮度,汞含量越高亮度越大。各色燈具的汞含量有所差異,照明光源燈源,汞含量約在10~40毫克;高汞曝光燈管約有30毫克;紫外線燈管含汞量約在5~25毫克間;冷陰極燈管則在1~5毫克之間。
根據環保署2006年的調查報告,當年含汞照明廢棄物就產生高達2,822公斤的汞,若不謹慎處理,恐怕造成環境和人體極大的傷害。台灣自2007年7月1日起逐步擴大燈管回收範圍,納入非直管燈管如水銀燈泡、白熾燈泡等。回收後的各類燈管,會經過繁複處理流程,首先先透過人工整理、分類,放入處理設備,在負壓狀態中將燈管(泡)拆解分離,分類成:(1)含螢光粉玻管(2)含鉛玻璃(3)塑膠外殼(4)金屬導線(5)燈頭金屬部分。其中含螢光粉的碎玻管會進入處理設備中洗淨,讓玻璃與含汞螢光粉分離,再將收集之含汞螢光粉送至汞蒸餾設備中,以熱處理回收汞。回收之粗汞會被再精煉成為精汞產品,汞蒸氣則經由負壓抽氣管到袋濾式集塵器,後經過活性碳吸附設備才能被排放(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
任編輯: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曾耀寰
|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審校:
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電訊研究所
資料來源
記者劉力仁採訪報導
汞污染(7)
照明(1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5/31
森林裡的秘密圖鑑,那些你從沒聽過的真菌寶藏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3/28
從空中看災區、用資料拚速度 AI + 遙測讓防災更精準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7
好看到停不下來!科學家 × 影音製作人,帶你掌握科普影片的爆紅心法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