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阿茲海默症(四):阿茲海默症之藥物治療

103/10/21 瀏覽次數 14218
阿茲海默症患者前腦區的乙醯膽鹼神經細胞退化,導致乙醯膽鹼濃度減少,進而嚴重影響記憶以及認知功能,目前普遍醫學所使用的藥物是以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為主,若經乙醯膽鹼酯酶作用而產生的膽鹼被重新利用,重攝取後傳入神經末梢,便可以成為新的乙醯膽鹼分子,人類的大腦組織本身就含有大量的乙醯膽鹼,但是含量會隨著年齡而下降,若是患有阿茲海默症等老年失智症,下降的速度則更為迅速。

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的主要用途是增加乙醯膽鹼的含量,並延緩其濃度降低的速度,雖然此種方法不能根治阿茲海默症,但是,卻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有些微的幫助。然而,寇貝特等人在2012年11月出版的「天然評論藥物發現」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中指出,目前醫學上仍然有許多其他的待選藥物在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面是有許多發展空間的。

例如,阿拉凱(Araki, 2013)在2013年1月的「BMC藥物」(BMC Medicine)中表示,曾經罹患癌症的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較低的;同樣地,被診斷出罹患阿滋海默症的患者罹癌的機會也相對地低。因此,有團隊就以此發現為根基來研發BCNU這項治療癌症的藥物,現今已到達臨床實驗階段,未來將很有可能發展成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選項。
 
然而,治療的藥物並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在1993年時期的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因剛核可於臨床使用,尚未改良,長期使用有約30%的機率會對肝臟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現今的醫學界上已經非常少用。

在1997年之後新改良的三種治療藥物分別是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這三種新藥物的代謝不以肝為主要途徑,因此減低了肝毒性的問題,但是仍然會有噁心、嘔吐、下痢、失眠、痙攣、心跳減慢、食慾降低、體重減輕以及胃酸分泌增加等副作用。
 
在1997年之後新改良的三種治療藥物分別是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這三種新藥物的代謝不以肝為主要途徑,因此減低了肝毒性的問題,但是仍然會有噁心、嘔吐、下痢、失眠、痙攣、心跳減慢、食慾降低、體重減輕以及胃酸分泌增加等副作用。(圖片來源:陳思維)在1997年之後新改良的三種治療藥物分別是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這三種新藥物的代謝不以肝為主要途徑,因此減低了肝毒性的問題,但是仍然會有噁心、嘔吐、下痢、失眠、痙攣、心跳減慢、食慾降低、體重減輕以及胃酸分泌增加等副作用。(圖片來源:陳思維)
另外,有報導指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確實身體裡維他命E的數量較平常人少,但是,若患者長期服用維他命E,反而無效,還會加快死亡的速度,大量的補充維他命E,在目前文獻中,並沒有有效證據顯示他是能夠改善退化症狀的。

阿茲海默症目前雖然是一種無法根治且影響長遠的病症,但是醫學上現有的藥物能夠稍微減緩其惡化的速度,許多醫師也在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就目前投入的資本看來,真正能夠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在未來是可以被期待的。(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陳思維|義守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