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揭秘全臺首座博物館考古秘室!帶你一窺考古文物科學研究與維護展示的日常

111/05/30 瀏覽次數 4170
1

圖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副研究員 陳俊男(影像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南部科學園區臺南園區(以下稱南科園區)在規劃與開發期間,基地範圍內發現有 31 處考古遺址,除 5 處遺址進行全面發掘外,其餘的遺址以部分發掘或未發掘方式作現地保存。即便如此,發掘之出土遺物仍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為使南科園區出土遺物能在原址進行典藏保存與展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遂於南科園區設置「南科考古館」。這個博物館位於科技廠房鱗次櫛比的園區內,典藏並展示了南科園區內考古遺址出土的考古遺物與人骨墓葬等,形成高科技與考古文化並存的特殊景象。


目前南科考古館保存有南科園區及其周圍地區 32 處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在歷經考古發掘與研究並提出報告後,全數規劃進入到南科考古館的恆濕恆溫典藏庫房內,以完善保存這些出土遺物與人骨墓葬。在此之前,這些出土遺物與人骨墓葬仍須完成屬於博物館內部的文物整飭工作,俾利於長期存放,供後續展示與深化專題研究之用。
 

透過設置博物館秘室,展示博物館後台工作狀況

一般觀眾於博物館或其他館所的參觀經驗中,多僅止於參觀展廳、欣賞展示文物、或是參加相關的體驗推廣活動,而對於維繫博物館運作的各項「幕後工作秘辛」,又瞭解多少呢?為此,南科考古館決定史無前例地「揭密」這些幕後工作實況,開闢「博物館的秘室」,將人骨及文物整飭的流程真實地展示出來,除了滿足參觀民眾的好奇心外,更能夠讓低調但至關重要的文物整飭與保存維護作業流程呈現在大家眼前,充分展現博物館各面向的功能所在。

2

圖二:為能讓觀眾更加仔細了解文物整飭人員的細部工作,特別在博物館秘室上方的廊道,設置螢幕,進行整飭工作直播。(影像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整飭工作的目的在取得更細緻的出土遺物與人骨墓葬之資訊

無論是在展廳展示,或是進入庫房典藏保存的文物,從他們被發掘出土的那一刻起,就需先歷經一連串繁複且仔細的整理與整飭修復流程,方能梳理出該文物的基本資訊,並藉此盡可能地延長其保存壽命與研究年限。


當我們在考古現場發掘到各項遺物時,首先必須以夾鏈袋裝盛,標明出土坑層位與日期,現場紀錄人員會進行資訊登錄和拍照繪圖,接著運至工作站作初步清潔、分類整理,並完成文物的基本登錄清冊。


雖然文物已經完成初步的整理,但在進入典藏庫房前,尚需進行整飭工作。文物整飭流程包括檢視、登錄、修復、攝影及分級包裝等程序:從文物基本狀況的觀察、紀錄,考量其劣化狀況來進行一般性或急迫性的修補黏合,再依據文物不同的分類級別攝影與製作無酸包裝盒或進行相對應的包裝方法。從整飭流程中,我們除了可以瞭解文物基本的構成(如材質、型制、摻合料等)與狀態(完整、缺損、斷裂等)之外,亦能更仔細的觀察出土遺物所帶來的資訊,以利於進行更深化的研究。
 

3

圖三:每一件出土遺物在進行無酸耗材包裝前,必須要細緻地檢視、測量與登錄所得到的資訊。(影像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文物整飭是一項跨學科的工作

文物整飭流程,最重要的是進行檢視登錄,透過高倍攝影器材、放大鏡、顯微鏡等,初步瞭解出土遺物的現況。每一件出土遺物在地層內保存了千百年,可能受到擠壓、浸水乃至於動植物的擾動與微生物的附著,一般多呈現脆弱的狀態。

破碎的陶器,要修復拼合成可展示的狀態,就必須要借用物理學的專業;附著於遺物上的物質是屬於結晶體抑或黴菌、金屬器該如何進行防鏽,就必須要借用礦物學、化學以及生物學的知識。

修復的工作,並非是將出土遺物變成新的物件,而是在保有其原來的成分與性質的前提下,強化其物件的結構,以利再進行後續的研究。當物件完成整飭進入到典藏庫房後,整飭人員還必須要隨時注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確保完成整飭的出土遺物能達到長期完善保存之狀態。
 

4

圖四:考古發掘的金屬器,脫離土壤隔絕後,產生急劇的氧化作用,因此進行金屬器整飭,以減少空氣接觸為原則,並定時觀察物件的狀況。(影像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5

圖五:以無酸耗材進行文物整飭包裝,除考量將文物減少酸性物質的影響外,還須顧及到物件的穩固性、方便取用以及縮小占用的空間。(影像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文物整飭的目的在延長研究的時間以取得更多資訊

考古學的特性是透過發掘工作對出土的遺物、遺跡進行研究,重現史前文化人的生活樣態。投入的研究人力專業愈廣,研究的時間愈長,也就可以取得更多的資訊。出土遺物經過整飭流程後,能延長出土遺物保存的壽命,其目的就是要讓後續的研究者能夠利用這些遺物進行深化專題的研究。當研究成果愈深厚時,我們對於史前文化人就能更加認識,博物館能夠提供社會大眾的展示服務也就更為多元化。

資料來源
  • 林志興、陳俊男、傅鳳琴,2018,南科台南園區考古遺址整理管理維護計畫書。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
  • 曾信傑主編,2017,維物論-文物管理維護及保存方式操作手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臧振華主編,2017,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