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中醫兒科先驅 –錢乙

104/07/08 瀏覽次數 14538
中醫兒科之聖

中醫師看病,主要以「望聞問切」4種方式診斷:「望」病人的神色形態,「聞」患者氣味與聽語音氣息,「問」病情的變化及發病特性,「切」診則是用指尖把脈感受血管搏動和觸壓病人體表進行觸診。藉由以上資訊診斷病患的疾病,再配合體質差異決定用藥。

兒科在中醫稱為「啞科」,因為兒童大多無法清楚描述自己的病況,因此疾病須經醫師藉由觀察和經驗判斷,或由照顧者告知身體的異常,才能了解症狀。兒科診斷另有許多困難的地方,例如嬰幼兒發育尚未完成,骨架未定,聲音未成熟,情緒多變化,造成中醫師難以藉由「望」與「聞」診完全掌握病情。

嬰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限(通常兒童須達4歲以上才能說出完整句子),言語表達的正確性較低,因此中醫師「問」診時難以正確掌握病況。此外,兒童血管較細小,「脈」比較弱,診脈時因需配合中醫師觸診,容易受驚嚇哭泣,也造成「切」診的準確度偏差。甚且,嬰幼兒對疾病抵抗力差,體質轉變快,病情變化較複雜,因此中醫兒科的發展常受到限制。

雖然隋朝(約西元581年)以前就有中醫師為兒童治療的醫案,但是第一個詳細記載小兒的疾病及用方,則是唐代(約西元652年)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醫書上特別記載的兩卷文章。至於最早的兒科專著醫書,則屬唐末宋初(約西元950年)數位中醫學家共同編寫的《顱囟經》。

「顱囟」指的是小兒初生時頭蓋骨未閉合的地方,這種小兒特有的生理特徵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囟門,須待嬰幼兒一歲以後,囟門才會慢慢閉合。因此「顱囟」泛指兒科,《顱囟經》就是為兒科專著的醫書。

臺灣醫學教育通常是在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才攻讀醫學科系。另外也有特別針對大學畢業後對中醫有興趣的人,提供攻讀中醫學科的大學,例如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宋代的醫學教育體制與現代不同,錢乙從小就開始學醫,他勤勉好學,對於中醫醫書古籍《內經》、《傷寒論》等學有專精,對記載藥物的經典古籍《神農本草經》也融會貫通,特別熟稔。許多病患拿中藥草向錢乙請教,他從藥物來源、分類、外觀及功效詳細解答,顯見他的中草藥知識相當豐富。

錢乙診治兒科時多遵循醫書《顱囟經》,宋神宗時(約西元1078~1085年),皇帝的侄女也就是祁國長公主年幼的大女兒生病了,皇帝聽聞錢乙具有診治兒科專長,因此下詔書邀請錢乙幫忙醫病。因診斷和用藥精確,藥到病除,因此被皇帝封為翰林醫官。

另外,錢乙還醫治了皇帝一個幼兒的小兒驚風症狀(古名是「瘈瘲」(ㄑㄧˋ ㄗㄨㄥˋ)。皇帝因此把錢乙拔擢為太醫丞,這是錢乙家族莫大的榮耀,也是對錢乙醫術的肯定。錢乙行醫生涯中,讀書、著作不輟,一生鑽研兒科,後代就尊稱他為「兒科之聖」。

錢乙在論述兒科生理、病理、診察、治療及方藥方面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建立了兒科學獨立的體系。他根據嬰幼兒生理及病理特徵,首次把臟腑辨證運用於小兒科,因此提出「肝主風、心主驚、脾主因、肺主喘、腎主虛」的概念。把嬰幼兒常見症狀與五臟對應,歸納出中醫學重要的理論。

錢乙認為兒科治療應由五臟補虛瀉實處理,另外因小兒嬌弱,用藥應輕靈柔潤,補運兼施,因此發明了以五臟色命名的瀉青丸、導赤散、瀉黃散、瀉白散等中藥方。錢乙所提出的兒科中醫學是中醫發展史上的經典,他所發明的方藥迄今仍廣為中醫臨床使用。

雖然錢乙的中醫學著作《傷寒指微》、《嬰孺論》等書籍已經失傳,但由錢乙的學生閻孝忠先生整理的醫學理論、臨床治療經驗等所編輯而成的《小兒藥證直訣》,是中醫史上第一本有系統且完整的兒科中醫學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兒科專著之一。西方的第一本兒科醫學專書Bagallarder's Little Book on Disease in Children完成於西元1472年,以義大利文寫成。

清乾隆年間(約西元1773年)由乾隆第六子永瑢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目錄提要》中,把《小兒藥證直訣》醫書譽為「幼科之鼻祖,後人得其緒論,往往有回生之功」,顯示中醫界肯定《小兒藥證直訣》中醫書籍的價值和錢乙的貢獻。

六味地黃丸的古與今

錢乙初任翰林醫官時,太醫們都懷疑這位鄉下來的中醫師是江湖郎中,有何能耐治疑難雜症,並推測他可能是湊巧治好公主的病。

有一次,有位太醫突然拿著錢乙開的小兒藥方前來請教,不懷好意地說:「錢先生,你這是用張仲景《金匱要略》八味腎氣丸的方吧,共有地黃、薯蕷、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附子、桂枝。你可能少用了兩味藥品(意指附子和桂枝),是疏忽了嗎?」

錢乙說:「太醫大人,我的藥方沒錯啊,您說的腎氣丸是給成人用的,小兒乃純陽之體,因此附子、桂枝這兩種易上火的藥,我把它們刪除了。且方劑應製成蜜丸,讓藥力穩定釋放,並增進孩子服用的意願。刪除附子、桂枝可以避免小孩吃了體質過熱,因此我把八味腎氣丸修成六種藥品。」太醫聽了非常讚許錢乙用藥的靈活變通,因人施治。

「六味地黃丸」是錢乙把八味腎氣丸經過改良成6種藥品因而得名,把藥物做成丸劑與現代藥劑學中運用藥物控制釋放、增加安定性等概念接近,是相當重要的發明。

六味地黃丸中的熟地黃滋腎陰,山茱萸善補肝血而生腎精,薯蕷(山藥)滋腎補脾,三味藥合用,補腎、肝、脾,稱為「三補」。澤瀉泄腎濁,丹皮瀉虛火,茯苓滲脾溼,合稱為「三瀉」。六味藥共同產生三補三瀉的作用,就像人體的新陳代謝。因為六味地黃丸的藥物組成與作用相當的和諧、平衡,因此常被中醫藥師用作調養身體的基本方。

如果以這六項藥品為基礎再添加不同藥品,可衍生出許多新的中藥方,達到新的藥效,例如八仙長壽丸、杞菊地黃丸、七味都氣丸、知柏地黃丸,耳聾左慈丸等。

由於六味地黃丸治療效果明確,因此目前在臺灣中醫藥門診有很高的使用率,歷年統計都是常用中藥的前十名。中醫師使用量大也反映在製藥方面,在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登記製作六味地黃丸的許可證數目接近200張,也是各大GMP藥廠、生技廠的重要中藥產品。

錢乙創製的六味地黃丸雖然歷史悠久,但隨著歷代的改良與變方,擴大了臨床的適應症,即使到了現代,六味地黃丸依然歷久彌新。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