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的經驗來看,有學者認為分立政府不會產生立法僵局,但也有人指出分立政府會導致較多的重要法案無法通過。其中學者賓德(Sarah Binder)的研究頗受重視,她指出分立政府會提高立法僵局的機會,讓重大議案難以過關,而且「政黨對立」、「參議院與眾議院彼此意見不同(院際偏好不同)」,或「參議院與眾議院內部的委員意見也不同(院內偏好不同)」等因素,都對於解決政策僵局有重要影響。
但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邱訪義副研究員對賓德的研究卻有不同看法,例如,當賓德分別測量美國參議員、眾議員對某政策的意見,然後得到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各自偏好後,再比較參議院與眾議院之間的偏好是否衝突時(院際偏好),如此方式可能會造成推論上的錯誤。
舉例而言,臺灣平均國民所得大約新臺幣六十萬元,美國平均國民所得大約四萬多美元,若僅就數字來看,把前者說成比後者還高,那就錯了。換言之,當賓德利用觀察與統計分析法測量美國參眾「兩院」的意見時,缺少了「校準」的基礎,就像臺幣與美金間缺少匯率換算,得到的結果自然值得懷疑。
對此,邱副研究員採取一種「共同基準分數法」(common space scores)來研究美國分立政府與立法僵局的關係。他在研究美國參議院與眾議院的政策偏好時,以同一基準重新測量「院際」與「院內」的政策偏好程度,據此再來判斷是否有立法僵局的現象。邱副研究員的研究結果與賓德的結論不同,美國的分立政府及其所提重要因素並沒有顯著的立法僵局現象。這份研究刊登在著名的國際政治學期刊《政治分析》(Political Analysis)上。
邱副研究員強調,政治學研究必須有「科學方法」,才能避開「觀察法」可能產生的錯誤。首先「要交代前提假定」,其次是「根據前提假定推演出可受經驗檢驗的假說」,最後「蒐集實證資料來驗證假說」。透過這樣嚴謹的論證程序,才能超脫傳統政治學研究的視野,看清楚「真實世界」的樣貌,例如美國的「分立政府」並未造成「立法僵局」。
美國經驗是一個個案,未必可以推論到我國,但研究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可以重新用「科學方法」探究政治迷霧—究竟在臺灣是否有「分立政府」造成立法僵局的現象?
深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