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黑黝黝的液體黃金:石油提煉
93/10/05
瀏覽次數
12453
林俊雄
|
東海大學暨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石油特性
石油或稱原油,是一群難以計數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碳數分布由C
1
~C
55
左右,四個碳以上即含有同分異構物,如正丁烷和異丁烷,且同分異構物的數目隨碳數而明顯增加,因此其中各成分甚難逐一加以測定。在一大氣壓和室溫下,C
1
~C
4
呈氣態,C
5
~C
16
呈液態,C
17
以上呈固態,並以液態成分為溶劑,把氣、液、固成分互溶,呈混合液。原油中含有石腊烴或稱飽和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三種分子構造不同的成分。
原油特性或品質評估有以下三種:元素分析法用以測定碳、氫、硫、氧、氮和金屬成分如鎳、釩等元素。原油的氫碳原子比在 1.57以上,較煤 0.84 、木材 1.54 等高。原油中其他元素會對油品品質和提煉設備、觸媒等造成負面影響,尤其硫經燃燒會產生SO
x
或酸雨污染。所以原油中硫含量在 1.0 wt%(重量百分比)以內最佳,售價最高,1.0~2.0 wt% 適中,2.0 wt% 以上最差,相對售價最低。蒸餾法用以測試含不易冷凝天然氣(C
1
~C
2
)和液化石油氣(C
3
~C
4
)、石油腦或汽油餾分,煤油、柴油和不易蒸餾的燃料油等餾分產率分布。比重法,原油的比重一般介於0.8~0.9之間,較水輕,其比重愈低品質愈佳,表示含輕質汽油餾分(比重0.75左右)愈多。為明顯區分,另訂美制比重(°API)表示,其定義為 °API =141.5/比重(15.5℃)- 131.5,顯示美制比重與一般比重呈反比關係,相對的一般原油API介於25~46之間。原油是外觀呈黑色黏稠狀的液體,黏度比水高約 6~40 倍,很少直接使用,故必須經提煉才能變成市場所要的油品,以發揮其產值。
煉油工業
煉油工業就是選購價格適當的原油或合成原油,依其呈碳氫化合物混合液等特性,經一系列物理分離和化學處理程序,轉變成符合市場所要的高價油品的工業,也是靠著獲取油品與原油間的毛利價差,來維持永續經營的工業。
衍生油品主要供作燃料和石化原料二種用途,但是規範不同。燃料例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強調對其使用機器設備如內燃機或引擎所產生綜合性能,包括易啟動、抗爆震、作功大小、熱效率、低污染等,故燃料規範屬於多成分摻配混合物,並呈沸點範圍分布。而石化原料如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香烴等,則是需再經由嚴格化學處理程序製成合適分子量大小和構造,包括塑膠、橡膠、纖維和特殊化學品等合成產品的原料。由於這些產品的抗壓力、抗張力、抗熱、抗酸鹼和抗氧化等品質要比天然產品佳,所以原料的純度要高達 99.9 wt%以上。
原油提煉
物理分離方法是在不改變分子構造或產出新成分的前提下,直接依據原油組成特性,如燃料油品餾分的沸點分布或碳數分布、和分子構造間的差異加以分離回收。主要的應用方法依序如下:
蒸餾
是原油提煉的第一步,先在加熱爐中把原油加熱至攝氏 370~400 度間,泵入內裝篩板、閥板或填料板等內件的常壓蒸餾塔底內驟沸,依沸點範圍或揮發度不同,以分餾出各段餾分,如液化石油氣、汽油、航空燃油、柴油和未揮發常壓塔底油等。另外再把常壓塔底油經減壓(25~40毫米汞柱)並加熱至攝氏 380 度左右,再泵入真空蒸餾塔分離出重柴油、潤滑油、燃料油和柏油等油品餾分。
吸收
利用各氣體成分在液體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加以分離,如用乙二醇胺吸收氣體餾分中的硫化氫等。
萃取
利用各液體成分對第三成分或溶劑的溶解度不同而加以分離,如用二己二醇醚萃取苯、甲苯、二甲苯芳香烴供作石化原料。
結晶
利用各成分融點和溶解度的不同而加以分離,如丁酮脫腊、丙烷脫柏油等。
吸附
利用各成分對多孔性固體吸附劑的親和力不同而加以分離,如從煤油中分離正烷烴,供作軟性清潔劑原料,從混合二甲苯分離出對二甲苯,供作聚酯纖維原料。
化學轉化方法著重在改變各項餾分的分子構造,以配合下列四項需求:1. 調整原油中某段餾分的分子構造,如直鏈變成支鏈或環狀,以配合油品品質需求,增加汽油辛烷值;2. 調整原油中各段餾分產率分布,如大分子變成小分子,以配合市場消費量;3. 去除原油中硫、氮、氧和重金屬成分,以免造成空氣和河川污染等;4. 把氣態成分經烷化二聚合或三聚合變成液態餾分。
化學轉化方法或製程有下列幾種:觸媒重組是以在矽鋁氧化物上的鉑和鐳等金屬,把直鏈C
5
以上的成分,脫氫環化變成環烷烴和芳香烴,以增加汽油辛烷值或抗震值和芳香烴類石化原料的產量;異構化則是以酸性沸石當觸媒,把直鏈變成支鏈的碳氫化合物,增加汽油辛烷值;觸媒裂解是用酸性沸石當觸媒,把分子量高的石臘狀餾分變成汽油、柴油、丙烯和C
4
等輕質成分,降低燃料油產率,提高汽油和石化原料(如丙烯和丁烯)產率。
加氫處理是原油或其分餾餾分含有硫、氮、氧等雜元素,利用加氫方法,在含有鈷、鉬、鎳等金屬的觸媒作用下,加以處理使其變成硫化氫、氨和水分等氣態化合物,而與油品分離。例如從原油蒸餾的直餾汽油中硫含量為 200 ppm 左右降為5~10 ppm,以配合環保規定;烷化是如異丁烷和丁烯在硫酸、氫氟酸等作用下,在攝氏150度左右反應變成 2,2,4-三甲基戊烷或異辛烷,使辛烷值由 65 增至 95~96 ,改善汽油品質;熱裂解則是在攝氏 820~900 度裂解爐,把石油腦或稱輕油或柴油,與稀釋水蒸氣,在2秒內快速通過,產生熱裂油氣,並經驟冷、加壓、冷卻分餾出乙烯、丙烯、四碳烴、汽油和柴油等餾分,相對提升產品價值並增加石化原料供應;莫洛斯法去硫醇主要是把低沸點餾分中的硫醇溶解在燒石咸溶液中,然後通氧變成無味和無腐蝕性的二硫化合物。
依物理分離和化學轉化方法、原油來源和特性、油品規範和需求等因素,可規劃一代表性石油煉製流程。
原油在所有化石能源中,確實是最方便的能源。但原油蘊藏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加速規劃應變策略,包括能源轉換技術研究、開發新替代能源、原油精緻利用和推動節能措施等。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4年10月,382期,24 ~ 29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6/30
睪丸怕熱是真的!熱中暑可能讓生殖系統全面當機
張菁萍 教授
|
奇美醫學中心腦心血管研究室主持人
儲存書籤
114/05/30
來到臺灣百萬年,山脈與冰河怎麼形塑紅圓翅鍬形蟲的DNA分歧和混血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