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從定置網觀察暖化下的台灣魚類組成變遷

105/08/31 瀏覽次數 2607
氣候變遷對資源與環境的衝擊是近年來漁業科學研究領域關心的重點,不少國外研究指出在海洋暖化趨勢下,魚種普遍有向高緯度擴散的傾向,並預測將導致中低緯度傳統漁場漁獲潛能下降(註:熱帶海洋的生產力低於溫帶海洋)。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沿近海域增溫情況明顯,魚種向北擴散與漁獲潛能下降的威脅令人擔心,但因多數海域的漁獲量長期受人為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破壞等因素的影響,漁獲量持續下降,難以觀察是否發生前述暖化下的現象。

有鑒於此,筆者團隊以東部偏遠漁村(東澳灣)的數組定置網為對象(圖1),且因遠離都會區較不受人為干擾,過去20年來漁獲量沒有減少情形,來游魚類變化主要受黑潮與中國沿岸流支配,漁獲魚種變化取決於自然為主。又因定置網為漁場範圍固定不變的被動式漁法,其漁獲努力量無須複雜的修正,長期監測其漁獲組成即可檢驗前述全球性現象是否造成影響。自1993起至今,筆者團隊長期蒐集東澳灣三組定置網漁獲資料,並赴漁場進行現場採樣,分析經濟魚種生物多樣性指數(Shannon-Wiener Index, H’)變化的長期趨勢,藉以觀察海洋生態的自然變遷(圖2)。

自1993-2015年的長期資料顯示,不論是基於尾數或重量計算之多樣性指數H’值,均呈現逐年上升現象(圖3),代表漁獲組成呈現多且雜,且這種現象尤其以冬季月份最明顯(圖4)。90年代鯖魚、白帶魚等東海水系的冷水性魚種,在冬春季月份隨大陸沿岸流南下,即使到了東澳的緯度,仍常常獲得大量的漁獲,但90年代以後,這些冷水性的魚類漁獲量日益減少,導致冬季月份漁獲的多樣性逐年上升。到了春夏季,隨黑潮水北上的飛魚、圓花鰹等暖水性魚種比例逐年增加,但漁獲多樣性的上升遠低於冬季。此現象反映了台灣附近海域也正在上演魚種向高緯度擴散的全球性現象,但對台灣而言,是中高緯度(冷水性)魚種往北「退縮」,低緯度(暖水性)魚種向北「擴張」,這一消一長之間,最令人擔憂的是整體漁獲潛能的實質損失。最糟糕的是東海水系魚群早已是過度捕撈,暖化趨勢下,冷水性魚種的越冬洄游帶來的豐漁,未來將愈來愈少,暖水性魚種雖然可能增加,但其豐度與品質難以取代冷水性魚種,此將造成海洋漁業與生態的嚴重影響。(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小王子眼中21世紀的地球」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