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靈長類的社會生活

102/12/31 瀏覽次數 10506
非洲有兩種黑猩猩,這是其中一種,英文俗名bonobo,中譯「巴諾布猿」。流行的譯名「侏儒黑猩猩」或「矮黑猩猩」抄自日文漢字,不妥。
  
有些靈長類過著複雜的社會生活,例如臺灣獼猴、黑猩猩。但是社會性的多樣化也是靈長類的重要特色,從單獨生活到集體生活,從成對廝守到一雄多雌,都有例子。流行的理論通常以適應為核心概念,認為適應棲境的特徵是決定社會形態的關鍵因素,然後再套入「從單純到複雜」的演化模型。但是,行為與形態、生理一樣,也受遺傳的影響,流行的理論並沒有充分考慮。

這個問題值得討論,因為我們想了解人類社會的演化過程。我們已經發現許多古人類化石,能夠想像我們祖先的形象,但是對於他們的社會生活,所知極為有限。

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蒐集了217種靈長類的資料:一方面是遺傳、親緣、演化關係;另一方面是牠們的社會行為。他們發現,祖先與現生物種的社會形態,相關性非常高,只有狐猴(比較原始的靈長類)與中南美洲的狨(新世界猴中的一群)沒有固定的結群模式。他們再根據靈長類各支系的分化時間,判斷不同社會形態間的演化順序。結論是,靈長類結群而居是因應生活形態的重大變化—從夜行轉變成日行生活。

靈長類的祖先是夜行動物,藉夜色隱藏身形;後來在光天化日下生活,為了應付獵食動物,群居比較安全。因此靈長類最早的群居形態,就是許多成年雌雄群聚,鬆散而不穩定。然後進一步演化成結構穩定的社群:一雄多雌共同生活;或成對廝守。成對廝守模式不會「返祖」(返回祖先形態);一雄多雌的社群可能返回鬆散不穩的狀態(許多成年雌雄群聚)。

根據牛津學者的結論,光從現生大猿的結群模式,就能判斷黑猩猩與我們的關係最親近。因為黑猩猩的結群模式與我們的最相似—成年雌雄結群生活,但是雄性成年後不離開出生的社群,雌性成年後必須離開出生的社群。而紅毛猩猩被認為是孤獨的大猿,因為牠們不成群,特別是雄性,成年之後王不見王,各自在自己的地盤裡生活, 監視生活在其中的幾個雌性;雌性因為養育孩子,有最起碼的家庭生活;雄性不參與養育孩子。大猩猩則是一雄多雌共同生活,很像人類的家庭。

人類在社會結構上的創新是婚姻,使社會更加穩定。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