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鄉村道路開發的景觀影響預測

105/03/09 瀏覽次數 10830
鄉村想要發展,首重道路建設。但道路建設不僅是工程問題,也應該考慮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現今在開發之前通常會先做環境評估。此外,居民的聲音也應予以重視,也需開公聽會加強溝通。但開會時若有各面向的聲音同時發出時,是否有一種客觀的評估可協助不同利害的關係人具體描繪出不同方案的後果,讓大家參考並據以客觀地討論,而非只執著於各自主觀的想法而期強渡關山?

中興大學園藝系的吳振發教授在經過景觀設計、建築與都市計劃、景觀生態等領域的洗禮之後,發現台灣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的興建、通車的確造成了周邊地區景觀與生態環境的顯著改變,這對台灣的環境永續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會影響到農地保存與森林保育。這方面的研究過去雖有數值模擬的報告,但偏向工程,也較理論,欠缺人文社會實務部分的研究。有的研究雖以人文社會的角度切入考量,但仍無法以量化分析來獲得科學實證。

吳教授希望能結合科學與人文雙重的考量,發展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評估工具,國道六號的興建促使他以這方法研究其對埔里鎮的影響。他率領研究團隊首先訪談30位當地的里長,發現國道六號的開發帶動了大量的人口搬入埔里鎮,住宅需求大增,導致農地上開始興建住宅,讓原本大面積完整的農業地區變得零碎,喪失完整性也令生態服務功能大幅降低。

這些資訊,包括農地的總面積、區塊數量、形狀、空間分布等指數,一一透過分析呈現出變化過程。但這些數值並非只是數字,其背後又連結到生態理論,因為過於零碎的森林或農地其實不利於生態保育或農地經營管理。

研究團隊進一步以土地管制法令(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等)為基礎設定限制條件,然後討論不同的方案經過15年之後(即西元2025年)環境變遷所可能產生的衝擊。

結果顯示,即使相關法令對建築開發有管制效力,但埔里周邊、主要道路兩側,以及農業區點狀開發仍會發生,這會導致埔里鎮的農業區與自然山林失去完整性。當生產良好的農地與生態環境被破壞後,連帶使生態服務系統受到嚴重的干擾。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高速公路兩側應保留特定的保育區,以避免道路開闢造成的環境傷害持續擴大,並維持生態棲息地的品質及生物多樣性。這樣的保留範圍應從道路往外擴及200到400公尺,這一點是以往較被忽略的地方。

吳教授把研究結果投稿到《地景與都市規劃》國際期刊,審查者對其蒐集里長意見的研究方法很感興趣,建議他把這方面的理論基礎解釋清楚,期待這樣的探討方式可變成這一領域的研究典範。

吳教授研究團隊希望能繼續開發出新的軟體,納入鄉村道路開發的各種影響因素並建立成適合的參數,以提供未來重大道路開發計畫中,討論不同規畫方案影響評估與客觀比較的基礎,並據以選擇最低衝擊的方案,以維護生態服務系統的完整性,並促進台灣環境的永續發展。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