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防災2.0專題:導言

102/06/28 瀏覽次數 9216
資訊,是災害管理的關鍵要素。台灣地處太平洋西緣,也正好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颱風、洪水、土石流、地震等災害的頻率高,可說是「多災多難」的地方,災害的資訊管理極為重要。

就功能來說,政府需要災前的預警資訊與災中的災情資訊,才能判斷哪個地區的居民要疏散撤離,以及知道要去哪裡救災和調度資源,從而作出正確、快速、有品質的決策。我國政府的災害管理工作,分散於中央與地方的許多權責機關,近年導入資訊化的作業模式,包括:行政院建置「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應變管理資訊系統」,以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置「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未來,行政院將進一步規劃「防災雲」。

普羅大眾也有災害資訊的需求。人們要知道可以去哪裡避難、目前災情的狀況、親友是否安全、日常生活會受到哪些影響、災區缺乏哪些物資和志工等等。關於這些資訊,政府以前主要是透過電視台、報紙和廣播來發布,但隨著資通訊設備的普及化,許多從事防救災任務的機關已透過官方網站,甚至開發App來提供民眾最新的資訊。

然而,政府從事災害防救的能量有限,即便已導入資訊化,仍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力。舉例來說,災情通報的電話受理以及資訊系統的訊息登錄,仍有賴於人工。一旦大量的報案電話同時湧入119或110,警消單位就會「被打爆」。當受災者向政府通報受阻,就會利用社會媒體,比如透過Twitter發布訊息、將災情的影音圖文上傳到YouTube或Facebook。然而,民眾透過網路來通報災情,訊息的傳遞速度快,某種程度上可彌補官方通報體系的不足,但也容易形成資訊重複、真偽難辨的情況,成為主管機關的另一負擔。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是社會媒體、民間資訊志工發揮救災功能的好例子。莫拉克風災期間,台灣數位文化協會便派出數十名資訊志工,與中央與災區縣市的災害應變中心合作,協助政府彙整網路上的災情資訊,並透過單一的網站,整合性地揭露不同機關的官方資訊。

美國國土安全部於2008年元月提出的《國家回應架構》(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 NFR)中,明白揭示國家在因應災難時,非政府組織除了要援助有特殊需求的個人、結合志工,也必須作為各級政府間的溝通介面。換句話說,非政府組織必須協助各級政府,在層級節制的結構中即時、有效地傳遞資訊,使下情上達、上情下達。我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與政府合作的公私協力模式,在重大災時成功打通政府與人民的資訊流,正符合這趨勢,足以作為未來推動災害資訊管理的重要範例。

總之,因應重大災害的爆量資訊,政府與民間必須攜手。在具體的作法上,除了建置與持續優化政府的資訊系統,也應建置防災雲、開放資料,以及結合社會媒體,並打造災害資訊志工體系,以因應不知何時又會到來的巨型災害。本專題將帶領各位讀者,介紹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防災雲端,以及社會媒體於災害管理的發展與運用實例。(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