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糧農植物基因資源國際條約

102/10/30 瀏覽次數 7228
糧農植物基因資源國際條約和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一樣,是聯合國所組織形成的,2001年成立,2004年生效。但是120個簽約國一直在爭論如何出錢、做什麼事。6月初,在突尼西亞召開的會議中,有錢的國家終於同意在5年內出資1.16億美元,成立利益共享基金,展開工作。這個基金的目的是:保存受忽略或沒有充分利用的農作物品種,使它們不至於消失;保存主流農作物的多樣性。挪威、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已經捐了50萬美元,這筆錢將用在11個項目中。第1個項目已經在祕魯展開,就是請當地原住民種植各種馬鈴薯,為全人類照顧世上所有的馬鈴薯品種。他們會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條件下栽種那些馬鈴薯,萬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馬鈴薯生產出了問題,祕魯能立即提供適合的品種取代。

糧農植物基因資源國際條約先前做的另一個工作,是在挪威建一個國際種子儲存庫,2008年啟用。那裡已經收集了110萬個植物品種的種子。無法以這種方式保存的農作物品種,就由利益共享基金去規劃。

馬鈴薯屬於茄科,與旋花科的甘薯(地瓜)沒有親緣關係,不過都是美洲的原生物種。1492年,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發現甘薯是土著的主食。馬鈴薯原生於南美安底斯山區,直到16世紀中,歐洲人才帶回種植。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到了18世紀,成為窮人缺糧時的主食;19世紀,成為窮人的日常主食。從17世紀末到1841年,愛爾蘭人口增加了9倍,就是馬鈴薯的功勞。1840年代,歐洲各地都發生馬鈴薯遭微生物感染而歉收的情事,以愛爾蘭的災情最嚴重,許多人移民美國,最糟的年分一年就達25萬人。到了1851年,愛爾蘭的人口減少了1∕4。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