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大氣二氧化碳增加對地球植被的影響

103/02/11 瀏覽次數 12084
過去半個世紀,大氣CO2濃度不斷上升,對於地球植被有什麼影響?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生存。簡單地講,植物利用陽光把根部吸收的水與從大氣吸收的CO2合成葡萄糖。要是大氣CO2增加了,對實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會有什麼影響?自從地球暖化成為值得關切的議題,就有學者研究這個問題,甚至想以實驗取得客觀的數值。但是局部的觀察,或是以少數植物做的實驗,得不到關於大局趨勢的資訊。必須有長期、大範圍的觀察紀錄,才可能做正確的評估。

澳大利亞科學暨工業研究組織(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最近綜合了許多資訊,特別是衛星觀測資料,發表報告指出:地球植被面積的確增加了,主要是在乾旱地區。因為大氣中CO2的增加,使每一葉片需要的水減少,因此植物可以生長更多葉片,利用CO2製造養料。於是乾旱地區的植被就增加了。

這是不是好消息呢?未必,因為更多的植被需要更多的水,長期影響是什麼?目前仍不得而知。

大氣CO2濃度創新高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地球系統研究室(ESRL)夏威夷Mauna Loa觀測站,1958年起監測CO2濃度。當年約318 ppm;今年5月底超過400 ppm。而在工業化之前,估計只有280 ppm。專家認為,CO2安全濃度的上限是350 ppm。這個數值的現實意義廣泛而巨大,例如國家的能源政策。如果降低大氣CO2濃度是最優先的目標,那麼能源政策必須做什麼改變?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