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野生動物保育:特立獨行的東方蜂鷹

102/11/11 瀏覽次數 17124
取食特性

猛禽顧名思義就是鳥類中的猛獸,位於食物鏈的最頂層,以捕捉小鳥、蜥蜴、魚、老鼠、蛇、蛙,甚至大如猴子、山羌等動物為食。因此,一般人腦海中的猛禽,應該是有銳利的雙眼,張開寬大的翅膀在天空中巡曳,隨時準備俯衝而下,用尖銳有力的腳爪抓起獵物的大型鳥類。

雖然這樣的印象符合大部分日行性猛禽的習性,但是鳥類的多樣性超乎我們想像。即便同樣是猛禽,也有許多不同的生活習性,以及很多樣化的食物,有些猛禽甚至是吃素的。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東方蜂鷹,就是猛禽家族中特立獨行的一員。

稱為蜂鷹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牠們與蜂類的密切關係。東方蜂鷹的主食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避之唯恐不及的蜂類,以及少數的蛙、蜥蜴、蛇等。無論是蜜蜂、胡蜂或一般人俗稱的虎頭蜂,都是牠們的食物。不過,東方蜂鷹並不是直接捕食成蜂,而是專挑柔軟不帶毒液的蜂蛹和幼蟲,但牠們都在蜂窩裡,東方蜂鷹必須攻擊並破壞蜂窩才有辦法吃到。成鳥也會把破碎的蜂窩帶回巢中給幼鳥吃,這些蜂窩的碎片裡就有肥美的蛹和幼蟲。

為什麼東方蜂鷹不會害怕蜂類的群起圍攻呢?原來是有能抵擋蜂螫的生理結構,牠們臉部的羽毛十分細小且如同魚鱗般排列緊密,頭部相對於身體而言比例較小,頸部細長,這樣的構造也方便把頭伸進蜂巢縫隙覓食。

另外,面對蜂類的傾巢而出,東方蜂鷹也會採取團體戰的策略,輪番攻擊一個蜂巢,或用調虎離山計,由一隻蜂鷹攻擊蜂巢後逃走,吸引蜂群離開蜂窩,其餘蜂鷹便可安然取食蜂巢。這在以單獨狩獵為主的猛禽中實在令人驚奇。

當然,蜂鷹在攻擊蜂窩的過程中難免會遭受蜂螫,但是蜂鷹為什麼能忍受蜂螫而不會喪命呢?這或許跟蜂鷹體內特殊的免疫能力有關,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以嗅覺輔助覓食

因為這樣特殊的食性,東方蜂鷹必然會受到養蜂場的吸引。在繁殖季節,東方蜂鷹會在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築巢、育幼。而到了秋冬季節,也就是大約11月中旬左右,蜂鷹就會離開繁殖區,進入淺山或平地的養蜂場內覓食,直到隔年2、3月才離開。

秋冬季節裡,因為野外盛開的花不多,蜂農飼養的蜜蜂並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因此蜂農會把花粉、黃豆粉和糖水混合成花粉團,放在養蜂場內供蜜蜂食用,但往往會被蜂鷹捷足先登。可是花粉團原本並不存在於自然界,為什麼蜂鷹知道花粉團可以吃呢?

筆者設計了一個實驗,將一個正常的花粉團和一個假的花粉團一起放在養蜂場中,讓蜂鷹去挑選。假的花粉團有三種,一種是少了花粉,一種是少了糖,一種是以麵粉取代黃豆粉。真假花粉團都以食用色素染成黃色或黑色,讓外觀一致。因此,每次實驗的時候,真假兩個花粉團的差異僅在於花粉、糖或黃豆粉其中之一。

實驗發現東方蜂鷹幾乎都只挑有花粉的花粉團吃,就是少了糖或黃豆粉也無所謂,而且即使染成黑色,牠們仍可以挑出含有花粉的花粉團。由此可知蜂鷹是利用嗅覺來確認真正的花粉團,且挑選的是花粉的氣味,而不是糖的甜味。即使黑色花粉團和牠們平常在蜂場中吃到的黃色花粉團不一樣,蜂鷹仍不受顏色的影響,可以用嗅覺找出含花粉的花粉團。

猛禽不僅會利用視覺,也會利用嗅覺來輔助覓食,更提醒我們重視嗅覺在猛禽或其他鳥類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羽色豐富多變

蜂鷹不只是食性特殊,有觀賞蜂鷹經驗的人都會發現牠們羽色豐富多變,在同一鳥種裡有如此多變的羽色是非常罕見的。按照一般賞鳥者的分類,蜂鷹的羽色可以分為暗色型、淡色型和中間型。其中,暗色型的蜂鷹全身羽毛都是深褐色,而頭部的羽色更深,非常接近黑色。淡色型的全身羽毛呈淺褐色,看起來像是加了很多牛奶的拿鐵。而中間型的就像暗色型和淡色型的混合,可能胸腹部是淡淡的米白色,頭部是灰色,翅膀和背部是深褐色。

事實上,蜂鷹的羽色變化不只這3種,甚至在成長過程中,蜂鷹的羽色也會變化,常讓初次看到蜂鷹的人誤以為是不同的鳥種。

蜂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羽色?這些羽色是否具有任何意義?親鳥的羽色如何遺傳給下一代?蜂鷹配對時會不會偏好和自己羽色相同的個體,還是和自己長得很不一樣的個體?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學者和賞鳥人士,也是未來蜂鷹研究的重要議題。

是候鳥也是留鳥

在亞洲,東方蜂鷹還有許多親戚,也就是所謂的亞種,分布在東南亞各地。而這些亞種都是終年待在同一個地區生活的留鳥,只有東方蜂鷹是會遷徙的候鳥。根據賞鳥人士的觀察,東方蜂鷹每年都會與其他的遷移性猛禽一起出現,包括北部的觀音山及南部的墾丁,在猛禽過境期間都有牠們的蹤影。因此,以往賞鳥人士和學術界都認為東方蜂鷹是過境臺灣的過境鳥,或者少數留在臺灣度冬的冬候鳥。

直到十幾年前,當時任職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黃光瀛博士首度在陽明山發現了東方蜂鷹的巢。此後,在臺灣的中部和北部都陸續發現許多東方蜂鷹繁殖的證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劉小如研究團隊也透過無線電追蹤,證實東方蜂鷹在臺灣有穩定的留鳥族群。

這個發現引起了許多疑問,這些留鳥是否已經在臺灣很長一段時間,卻被人們所忽略,還是留鳥是最近才出現的?如果是最近才出現的,牠們的祖先是愛上臺灣而流連忘返的候鳥嗎?還是從東南亞地區擴散到臺灣的留鳥亞種?如果是候鳥待在臺灣不想走了,牠們又是為了什麼而留下來?甚至有人推測,出現在臺灣的東方蜂鷹根本沒有候鳥,那些在海邊隨著其他候鳥飛進飛出的蜂鷹,其實都是留鳥,牠們跟著候鳥出海之後不久就回頭了。

經分析大約50隻東方蜂鷹每一根初級飛羽上的穩定同位素成分,發現臺灣的確有兩群截然不同的蜂鷹族群,一群是留鳥,一群是候鳥。而分析這兩群的遺傳資料,也發現留鳥族群是由候鳥形成的,也就是說目前留在臺灣的東方蜂鷹的祖先,以前是過境臺灣或在臺灣度冬的候鳥,而且這些候鳥是1970~1990年代間才開始停留在臺灣。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原本該回到北方繁殖的東方蜂鷹決定留下來呢?

在歐洲,有一種小型的鶯科鳥類叫做黑頂林鶯,主要繁殖地在德國東南部,度冬地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的經濟逐漸繁榮,人民生活獲得改善,英國人開始在院子裡擺放鳥類的餵食器,裡面放著各種穀類給來訪的小鳥食用。約自1960年代起,英國人開始在冬季的時候發現黑頂林鶯出現在他們的院子裡,久而久之,竟然有一群黑頂林鶯固定到英國度冬了。

問題是,一般候鳥度冬的時候是飛到比繁殖地的緯度更低、更溫暖的地方避寒,但這群黑頂林鶯竟然飛到比德國更寒冷的英國度冬,可見食物對這些鳥類來說有多大的吸引力。

研究臺灣養蜂業的發展,發現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而養蜂的家戶數及蜂箱總數在1970及1980年代達到最高峰。雖然從1990年代開始有些降低,平均每個蜂箱所產出的蜂蜜量卻是逐年上升。從1970年代起,養蜂場的產蜜量不但快速增加,而且分布更廣。這樣的變化與東方蜂鷹留鳥出現的時間不謀而合,因此,臺灣的養蜂業有可能是造成東方蜂鷹候鳥定居在臺灣的原因之一。

從這些事例來看,鳥類的遷徙似乎不是一個絕對必要的行為,也不是一個不能改變的行為。的確,最近幾十年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鳥類的遷徙行為其實非常有彈性,往往一個突如其來的惡劣天候,就有可能改變一個候鳥族群的遷徙路徑,或者把候鳥困在度冬地而成為留鳥。也有如上述黑頂林鶯的例子,為了食物而改變了度冬地。

然而,東方蜂鷹的特殊之處在於牠們是科學界首次發現同時有候鳥及留鳥族群的猛禽,也是第一種候鳥變成留鳥的猛禽。對於壽命較長且遷徙路途遙遠的猛禽來說,遷徙的時程、路徑、度冬地必須和繁殖、育幼、換羽、求偶等生活史事件完美配合,因此理論上不容輕易改變,科學界也認為這樣的大型鳥類並不容易產生遷徙行為上的變化。東方蜂鷹的例子卻顯示遷移性的猛禽仍然可以放棄遷徙而成為留鳥,因此雖然東方蜂鷹不是第1種改變遷徙行為的鳥類,卻意義非凡。

有待繼續研究

雖然留鳥來源已經有了解答,但候鳥的來源仍然是個謎。以往大家都認為過境臺灣的東方蜂鷹來自日本,但是日本學者以衛星追蹤,卻發現在日本繁殖的東方蜂鷹,是經由中國內陸飛抵中南半島,再穿越麻六甲海峽,最後在印尼及菲律賓度冬,沒有任何一隻經過臺灣。這個發現顛覆了候鳥會採取最短路徑飛行的想法,也讓過境臺灣的東方蜂鷹的繁殖地和飛行路線增添了神祕色彩。

目前,臺灣猛禽研究會正嘗試以衛星追蹤的方式,希望找出過境臺灣的東方蜂鷹的來龍去脈。雖然還沒有追蹤到候鳥,卻已經發現臺灣的留鳥族群會在島內做南北遷徙,這又是讓人驚奇的一面。

東方蜂鷹有這些奇特的生態,在猛禽的世界中如此與眾不同,而科學家對東方蜂鷹持續的研究,相信會帶來更多讓我們重新認識猛禽,甚至重新認識鳥類的新發現。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