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
103/06/26
瀏覽次數
10642
趙貞怡
|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張淳惠
|
世新大學廣電所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隨著科技進步,教育也逐漸開始運用新科技,讓學習方式不再只是傳統僵固的單向傳播與接收,而是藉由方便且易用的科技裝置,讓學生與老師之間能夠即時的互動交流與討論,使得學習氣氛更活絡、學習效果更加分。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是一種可以跨越地理限制、運用可攜式技術與裝置的學習方式。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副教授趙貞怡表示,行動學習即是運用了可攜性、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來學習。儘管行動學習與線上學習、遠距學習相關,但行動學習特別是指要透過手持設備來進行的學習,以及它是一種全面性的學習。
趙貞怡指出,“Mobile learning”意義包含「可攜式技術」與「全面性學習」。「可攜式技術」意思是指,無論是在移動的狀態下,或是像傳統教室一樣固定的場所,讓教學無論在固定或移動的場所,皆能運用可攜式技術,無線的互動教學。在戶外教學時,行動裝置可運用在校外教學參觀時,讓學生使用手持裝置去掃描各處,獲得更多相關資訊;在室內教學時應用,則可讓師生間產生高度互動,讓教學過程變得更生動、活潑,「全面性學習」則是指學習者的動機性與可攜式技術的互動性,能使得學習更周全、有效率。
目前,台灣的教育界已有許多老師清楚知道這樣的新科技,帶來了新的教學發展趨勢,活潑、即時、互動的行動學習,更能夠實現教學的理念。趙貞怡說,雖然目前行動學習的運用現狀,大多仍是透過行動裝置來進行,以瀏覽為主、簡單拍照紀錄為輔的應用,但是透過與部分高中、國中小學的合作,可以知道行動學習已不再只是像以往一樣,僅運用在綜合領域的學習科目,而是連國文、數學、英文等主科也漸漸採用行動學習的方式來促進教學品質的提升。
行動學習與以往個人電腦的學習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個人電腦的學習,學生每個人找自己的資訊,小組討論結果發表常會淪於以某個意見領袖為主;行動學習則讓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即時互相分享找到的資訊。趙貞怡說,行動學習發展的困難之處,除了有硬體設備在城鄉間的建設差距外,師資上的培訓亦是另一關鍵因素。要讓老師們能夠熟練運用設備,亦要在數位軟體上的設計更貼近使用者需求、讓系統界面更加易用。21世紀的關鍵能力為5C:創新(creative)、關懷(caring)、批判(critical)、慎思(contemplative/cautious)、合作(collegial/cooperative),行動學習將新科技、網路應用能力融入整合在環境中,讓學習者更能夠自主自由地去尋找、接收資訊,讓學習不再呆板並非難事!(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行動學習(2)
行動裝置(22)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