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男性才是弱者?

104/01/07 瀏覽次數 7324
 
「性比例」指每一百個女性相對的男性人口。一般而言,人類新生兒的性比例介於104~106之間。我國目前是108,由重男輕女的文化因素造成。

針對新生兒男多女少的事實,流行的解釋是指出另一個事實:男人的死亡風險、死亡率在人生各階段都比女人高,特別是在20歲前後。因此新生兒中男孩的比率高,可能只是因為男孩長大成人的機會比較小而已。進入適婚年齡的人,性比例便接近1:1。

但是,兩性的死亡風險早在胚胎時期就有差異了:男胎的流產率高出女胎9~20%。另一方面,新生兒的性比例還會隨天災(如寒冬、地震)人禍(如911事件)而變化:變得更低。更有趣的發現是,在艱困時期出生的男孩,平安度過嬰兒期的比率比較高,平均壽命比較長。

於是有些學者認為,母親的身體可能有一種機制,專門偵測男胎的體質狀況,然後根據客觀條件剔除不適者。因為男孩長大成人後,面臨的生殖競爭壓力比女性強大,成王敗寇的下場非常明顯,因而母親對男孩「下注」的風險比較高。早點讓體質孱弱的男胎流產,是降低機會成本的策略。

這個看法源自生物演化論。而任何演化假說的終極測驗,是生物個體的終生生殖成就;生存與壽命只是生殖的機會,不見得與生殖成就有直接的關係。要證明艱困時期出生的男嬰經歷過更為嚴苛的適應篩檢,就必須盤點他們的終生生殖成就,與常態時期出生的男嬰比較。

可是盤點人的終生生殖成就有許多困難。現代社會複雜、流動性高,戶籍制度又建立得晚,於是學者利用歷史資料。英國雪菲德大學的生物學家呂馬阿(Virpi Lummaa)蒐集了十八、十九世紀芬蘭的新教(路德派)教堂紀錄,內容類似我們的戶籍資料。研究人員在其中5個教區找到了7, 824個男人,分別出生於1790年至1870年之間。結果,性比例較低的年分出生的男性,嬰兒期死亡率較低,他們的子女能夠活到15歲的人數也稍微多一些。

參考資料:
 Bruckner, T.A., et al. (2015) Culled males, infant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a pre-industrial Finnish population. Proc. R. Soc. B, 282, 20140835.
資料來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