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難醫學(一):災難醫療的基本概念

103/06/06 瀏覽次數 6431
重大災難發生時,最引人注目的畫面,莫過於頻繁穿梭在災區的救護車,刺耳的警笛聲令人不安。面對災難,如果連醫院的日常功能也失靈,醫療體系該如何抵禦與準備?本文邀請到台大醫院石富元主治醫師,石醫師長期致力於災難醫學的推廣與實踐工作,帶我們了解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如何在災難發生時持續守護大眾的健康安全。
 
什麼是「災難醫學」?
 
災難醫學,石醫師認為其內涵即是緊急醫療準備(Emergency Medical Preparedness),整個醫療體系隨時都處於準備就緒的狀態,一有災害發生便能即時應變。從內容來說,災難醫學是把「現代醫學」與「緊急應變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做結合。值得注意的是,災難醫學並不只有災難發生時的緊急醫療,而是一套從災前減災、準備、緊急應變到災後復原重建的完整體系。

不過大家可能還是會有疑問,災難醫學與一般我們到醫院門診或急診的醫療體系有何不同?石醫師表示,伴隨災難而來的各種緊急和突發狀況,如果超出平時醫療體系可以應付的範疇,不能以平日的運作方式進行,如超過醫院負荷的大量傷患湧入、醫療照顧的環境破壞,以及醫療本質內容的改變,都可算是災難醫療的範疇。
 
「大量傷患湧入」指的是當災難襲來,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需要急救的民眾,超過了平時急診室的作業能量。「醫療照顧環境的破壞」是指醫院的功能因為受到災難的衝擊而臨時癱瘓,例如醫院本身遭遇水災、震災、罷工、或是如 SARS 時期的封院情形,而使得醫院無法如平時一般正常運作。「醫療本質內容的改變」則指病人的醫療內容超出平日的運作方式,例如毒性化學物質外洩時,為了避免有毒物質擴散,不能直接將傷患直接送往診區,而必須先進行偵檢除污,其他輻射、生物病原等,也都有這些問題。綜上的各種緊急狀況,就必須採取「異於平常的醫療作業方式」才能夠充分處理,給予傷患適當的照顧。
 
災難應變四階段:減災預防、應變準備、緊急應變、災後復原
 
災難醫學是「現代醫學」與「緊急應變管理」的結合。而美國的「完整緊急應變管理(Comprehens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CEM)」又將整個緊急應變管理分為四個階段:減災預防、應變準備、緊急應變、災後復原。
 
減災預防(Mitigation):我們可能無法完全避免災害發生,但是可以盡量減少災害帶來的衝擊,從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採取防災措施,如防震、易燃物管理或是水土保持等。
 
應變準備(Preparedness):有「隨時都在完備狀態」的意涵,強調在災害發生時能立即做出反應。此步驟主要包含應變裝備與器材、救災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防災演習等。
 
緊急應變(Response):災難發生時,需要採取適當的措施處理,包含運用恰當的資源、在正確的時間及地點、以正確的方法進行正確的處置,達到預期的結果。任何救災資源的不足與浪費,後果都需要由社會集體承擔。災難時要能處理得宜,必須仰賴平時的訓練與規劃,也就是充分做好前面所提減災預防與應變準備。
 
災後復原(Recovery):災後復原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受災地區恢復到災前的社會經濟狀況。然而以受創最嚴重的自然災難災區,不論國內外經驗,最快都要花費五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其中牽涉廣泛的社會面與經濟面問題。重建的同時亦應記取教訓,避免在錯誤的地方重建,以從根本解決災害帶來的威脅。
 
台灣災難應變的困境
 
談到台灣面對重大災難威脅時的心態,石醫師憂心人民的健忘,使得唯有在災難造成嚴重衝擊後,民眾跟政府才會有決心進行改變,但時間久了就又鬆懈了,等到下一次災難發生才後悔沒有盡早處理。在其他國家,社會的健忘與鬆懈也是防災的一大挑戰,但是其他國家會透過各種系統化的機制,例如立法、科學的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在平時累積救災的資源,做好應變準備,並透過各種觀測指標的變化,遏止或減緩災難的發生與嚴重程度。
 
而在政策面上,台灣災難應變面臨三個主要問題。第一,政策的延續性甚差,而且長期規劃不足。防災政策從啟動到有所成效,時間尺度都是在五年以上,必須確保防災政策的長期延續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第二,是台灣缺乏「防災專業人士」負責防災事務,目前大部分的救災人員都是「兼職」或「業餘」,缺乏一整套的防災教育體系、證照考試制度,目前的公務人員招考也沒有防災職系,導致災難過後,每個人都回歸其「正職」,無法傳承這次災難學到的經驗。
 
第三,台灣目前的發展已經失去對大自然的尊重。氣候型的災難多數是因為不恰當的土地利用,但是土地利用等,牽涉到社區的經濟與就業等,這部分缺乏長期且一致性的規劃,導致在颱風、水災與坡地災害的防治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災難應變的普及比災難醫學更重要
 
最後,石醫師談到,對於一般民眾的基礎防災知識,例如在災難發生時知道如何自保與急救,遠比政府建立任何緊急應變體系更加有用。一般民眾在災難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而且如果不具有救災專業技能,應盡量避免前往災區,減少暴露於風險之中,或是妨礙救災。
 
未來,災難應變的平時訓練應落實到所有民眾,以及透過教育宣導正確的防災觀念、急救訓練、創傷處理等等災難應變知識,讓災難應變成為國民所具備的基本知識與訓練。我們永遠沒辦法曉得下一次的災難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但是唯有當大眾對於防災有正確認識、政府與民間充分做好災難應變準備,我們才能將災害損失減到最低,從而迎戰自然環境越趨極端的21世紀。(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