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綠能山屋

106/04/12 瀏覽次數 1244

如果能夠建造一座「綠能山屋」,應用再生能源、利用現代科技,並且建築於山林之間,又不破壞自然環境,不但可供山友或民眾使用,於林野之間也能擁有安全、舒適的生活,既不浪費能源也不污染環境,豈非美事一件?

 

德國聯邦參議院2016年10月通過2030年前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提案(後來被德國聯邦政府否決),挪威政府也想要在2025年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美國加州可能在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的燃油車。無論上述提案通過與否,這些訊息在在顯示「地球只有一個」議題的重要性,更顯現了如何善用再生能源,並且不再惡化污染環境,對人類延續生命暨社會乃是刻不容緩的事。

 

透過科技進步,解決這個議題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是有機會可以具體實現的。例如:在阿布達比的馬斯達爾城,英國的建築大師諾曼設計了一個「零碳排」、「零廢棄」、「零輻射」的建築,就算在夏季50度以上的高溫,仍然不需使用空調。

 

台灣擁有美麗的山林,但在山上的食衣住行卻非常不方便。拜科技之賜,輕量化的食物與裝備,大大地減輕了山友的負擔與困擾。不過,在台灣的高山上,住的問題還是相當簡陋,雖然蓋有一些山屋,可是大部分的山屋都很難供給足夠的能源、資源或舒適的生活。

 

通常,一些山屋只有簡單的太陽能板+LED燈,提供晚上1~2個小時微弱的照明;有些山屋屋頂可以蒐集雨水,匯集到水塔供山友使用,如果用完了,也只能自求多福。至於其他的部分,像廁所建置及使用的狀況,大概只能令人搖頭歎息。所以一個讓山友或民眾在山林中能住得安全、舒適,並利用現代科技不破壞環境的「綠能山屋」,是一個亟待實現的規劃和想法。

 

一般「綠能山屋」的設計,必須考量到以下幾點:(一)材料可及性:木材膠合樑使用木片集成,材料取得於人造林,製材結構穩定;(二)工法便利性:單一尺寸材料運用基本的工業組裝,免去繁複構件,便於重覆組裝;(三)環境可親性:最小的接地面積,具有高度的基地適應性,並減低對環境的破壞;(四)能源節約性:雨水貯存、引導自然對流、太陽能源利用。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符合上述條件的組合屋,例如喜馬拉雅山屋競賽的得獎作品中:Penthouse就有組合式、顏色鮮豔、五角形等特性,它有窗戶、起居室、臥室、玄關、浴廁、儲藏室等六種模組可供組合,解決了接地、雨水、能源、組合和污水處理等問題。

 

足夠的電力是建構「綠能山屋」最基本的要素:除了提供夜間照明外,也要可以提供山友或民眾個人手機、無線電、GPS等現代設備充電的需求。足夠的電力有助於提供現代化的沖水馬桶、甚至提供山友和民眾一個有熱水的淋浴設施、提供高效率的IH電磁爐讓山友不用明火即可在山屋內烹煮食物。足夠的電力更是可以讓山屋中設置現代化通信設備、提供網路連接、影音娛樂服務。

 

一般太陽能系統包含了太陽能板、電池、直流交流轉換器、監視軟體等幾個部分。在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根據2016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台電躉購每度電6元多,目前一般民生用電每度電約3元,是一個鼓勵民間發電的政策,想當然躉購的電價會愈來愈低,電價卻會愈來愈高才對。目前投資報酬率約17%,7~10年可以還本。

 

發電除了賣給台電外,也可以儲存起來,就是鼓勵自己的電自己發,那就需要電池來協助儲電。像Tesla的能源牆(Powerwall),原先是為電動車設計成車子底盤樣式的電池,也拿來當儲存電的設備,儲存每1千瓦小時的電約需美金500元。

 

一個提供一般家庭約12坪大小的屋頂使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日可發電20~30瓩小時,約需花費30萬元。購置Tesla Powerwall儲電設備,約需花費30萬~45萬元。倘若每一個山屋都能由政府編制預算或發動企業認捐認養來建置這樣一套太陽能發電儲電系統,那上述「綠能山屋」就已經不再是遙遠的夢想,更多的現代化服務更是指日可待。

 

在深山裡面的高科技綠能山屋,非常不容易建置,卻深具節能和環境保護的意涵:透過科技的幫助,既能符合環保綠能的需求,也能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對於登山客或常訪山林的民眾而言,的確夢寐以求。(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日期:2016/12/26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