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溫度決定雌雄!澳洲石龍子的性別決定機制

102/10/29 瀏覽次數 9407

 
鳥類、哺乳類的性別決定機制很簡單,就是性染色體。哺乳類有兩種性染色體,X及Y。要是受精卵裡的一對性染色體,分別是X及Y,就發育成雄性;兩個都是X染色體,則是雌性。鳥類也一樣,和哺乳類唯一的差異,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性染色體(ZW),決定的是雌性;兩個一樣的性染色體是雄性(ZZ)。

爬行類的性別決定機制則複雜一些,就是讓環境因素扮演制約的角色。也就是說,環境因素可以否決性染色體,那個環境因素就是溫度。爬行類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的特定時刻(不妨稱它為「關鍵期」),要是卵周圍的氣溫比較低,性染色體就失去了決定性別的權力:基因型是雌性的胚胎會發育成雄性。

簡言之,許多爬行類的性別決定機制有兩套。氣溫正常時,由性染色體決定性別;氣溫不正常時,則由氣溫決定性別。

最近,澳洲的科學家研究澳洲的一種土產蜥蜴,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性別決定機制。那是一種俗名「石龍子」的蜥蜴。石龍子是蜥蜴中最大的一科,有超過1,200個物種。澳洲科學家研究的這種石龍子,是澳洲特有種,生活在澳洲東南及塔斯馬尼亞島。過去這個團隊研究這種石龍子的性別決定機制,已經發現牠們的卵若在低溫環境中孵化,雌性胚胎會變成雄性,身體只有雄性生殖器官。他們在2002年發表了這個發現。

那時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凡是孵出雌性的卵,都比較重一些;孵出雄性的卵比較輕。當年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個觀察的意義,現在他們終於以實驗發現了關鍵線索,可能是解開「卵的重量與性別的關係」這個謎團的鑰匙。

研究人員從130窩蛋裡收集了807個蜥蜴卵,分別秤了重量記錄下來。

首先,他們確定了「重的卵生雌性」是每一窩蛋都有的現象。也就是說,這是每一隻雌蜥蜴都會製造的現象,而不是雌蜥蜴之間的分化(如有的專門生大的卵,有的專門生小的卵)。原來每一窩蛋裡的卵,大小不等是常態。在同一窩蛋中,重的卵較可能孵出雌性;孵出雄性的卵,總是輕一些。雌雄卵的重量差異不過幾十毫克,研究人員把重量的差異歸結為卵黃量的差異。

接著研究人員把卵分為幾個實驗組,控制組、減卵黃組(以細針抽出卵黃,平均37毫克)、增卵黃組(以細針注入卵黃,平均26毫克)、偽操縱組(以空針刺入卵黃,不抽出卵黃)。此外,每一窩蛋分為兩組孵化,高溫攝氏22度及低溫攝氏16度。

結果他們發現,卵在氣溫超過攝氏20度的環境中孵化,平均重量較重的一窩蛋,並沒有明確的雌性偏向。而且,高溫組的性比例是一比一,無論操不操控卵黃都一樣。

可是低溫孵化的卵,要是減少卵黃,成為雄性的機率大增;要是增加卵黃,成為雌性的機率大增。

換言之,要是孵化的溫度低,卵黃的多寡成了控制性別的主要機制。至於為什麼,是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也許卵黃中含有與性別發育有關的荷爾蒙;荷爾蒙夠多,才能啟動雌性的發育機制。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