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過瘦或暴食的孩子-飲食障礙症

99/08/10 瀏覽次數 26230
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s)分成3類,一是厭食症,二是暴食症,三是未分類的飲食障礙症。患者的共同心理特徵是對身體形象過度在意,並採取較為極端的減重或維持體重的方式,包括嚴謹節食、過度運動、催吐,或用瀉藥、減肥藥、利尿劑等,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病態的飲食行為。

一般而言,厭食症患者的體重多過輕,並有兩種亞型,一是以節食和運動來維持體重,二是除了節食、運動外,還合併有暴食症狀。而暴食症患者的體重則多數在正常範圍內,只是他們常在暴食後進行補償性的減重。此外,飲食障礙者的共同病症頗多,除了包括月經遲來、腸胃問題、便祕、嘔吐、體力衰退等生理症狀之外,往往也合併高比率的心理障礙,包括情緒不穩定、社交退縮、衝動性行為、自殺等。

長久以來,飲食障礙症被類歸為文化相關症候群,多發生在歐美已發展國家。飲食障礙症好發在青少年階段,並以女性為主。根據國外的研究數據,經過診斷的厭食症患者在年輕女性中占 0.4 ~ 0.9%,暴食症則占 1 ~ 2%。但是若統計校園中有飲食異常行為的個案,則可高達 10 ~ 20% 之多。
 
飲食障礙症患者的共同心理特徵是對身體形象過度在意,並採取包括嚴謹節食、過度運動、催吐等較為極端的減重方式。飲食障礙症患者的共同心理特徵是對身體形象過度在意,並採取包括嚴謹節食、過度運動、催吐等較為極端的減重方式。
飲食行為障礙在西方國家的年輕族群中早已經是個重要議題。在整個亞洲地區,過去飲食障礙症的流行病學研究仍停留在問卷調查及個案報告階段,缺乏全面且深入的研究。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精神醫學部主治醫生曾美智首開先例,以兩階段的研究方法來探究台灣飲食障礙症的盛行率。

過去,亞洲地區的飲食障礙症研究多以問卷發放的方式進行調查,因為飲食障礙症的患者多選擇隱匿病情,所以需要更嚴謹的研究方法才能找出潛在性個案。因此,曾醫師以飲食障礙症高危險群─高中舞蹈資優生─為研究對象,並以非舞蹈班做為對照組,率先以兩階段方式來調查飲食障礙症的盛行率及相關危險因子。第 1 階段先以問卷篩選出潛在性個案,第 2 階段則進行面談,以面談的方式來確認診斷。

研究結果顯示,舞蹈班厭食症比率占 0.7%,暴食症是 2.5%,非典型飲食障礙症是 4.8%,非舞蹈班(一般高中生)的比率則依序是 0.1%、1.0% 及 0.7%。在相關危險因子方面,舞蹈班中體重過重且有情緒問題的學生是危險因子;非舞蹈班中,父母的社經階層較低的學生是危險因子。這兩組共同的危險因子,則是對體重過度關切及有家庭功能障礙的學生。整體而言,台灣厭食症的盛行率略低於歐美國家,這可能是因為還有許多潛在個案未被發現;而暴食症的比率已經與歐美相當。

曾醫師的研究成果傳達出一個警訊,現階段臺灣社會關注到肥胖問題時,另一個體重相關的疾病─飲食障礙症也逐漸增加,然而國人和專業團體對這疾病的認識和處理及研究等能力,對應於肥胖症是相當缺乏的,應加強宣導。

她同時提醒我們,當一個地區肥胖症盛行率增加時,飲食障礙症也會隨著增加,而臺灣人的體重變化逐漸向兩極化發展,肥胖症和飲食障礙症的預防實應並行。首先應推廣體重管理的正確觀念,以「健康體重管理」的概念來取代「肥胖治療」,即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更不要因為減肥而忽略基本的飲食架構。此外,也要推廣正確的減重觀念,即減肥的速度與方法因人而異,在減肥過程中,也需注意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才不會因為減肥而引發厭食與暴食等飲食障礙。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