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客製化」的醫療方式——精準醫學科技

108/10/01 瀏覽次數 3210
隨著基礎醫學與醫學科技的進步,針對病人的差異性進行因人而異的「精準醫療」成為一種可能。(圖/種子發)隨著基礎醫學與醫學科技的進步,針對病人的差異性進行因人而異的「精準醫療」成為一種可能。(圖/種子發)
 
故事一:小明和媽媽去吃大餐,回來後消化不良,媽媽拿出健胃整腸的中藥,上面寫大人2顆、小孩1顆。但是小明比媽媽還高還壯呢!請問小明該吃幾顆?
 
故事二:5月天氣多變,阿杏感冒、鼻塞,阿杏的朋友石投說:「你可以去郝伊詩診所,這醫師給我的藥我吃了很有效,而且不會想睡。」阿杏說:「我之前去過,怎麼覺得藥吃了想睡,而且沒有什麼效果?」
 
故事三:王虹愛用手機、網路,照X光發現頸椎出了問題,頭頸部僵硬、手臂發麻,醫師讓他使用頸部牽引機進行物理治療,俗稱拉脖子,3個月後王虹的症狀獲得改善。王虹的弟弟認真寫論文,最近也有頭頸僵硬的毛病,但是在拉脖子之後症狀變得更嚴重,為什麼?
 
以上幾個故事中的問題都有些難回答,但這些故事提醒我們,醫療的效果是因人而異的,而這些差異性存在於西醫、中醫及復健、物理治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不同,因此每個人對於醫療自然有不同的反應。醫生是醫療的執行者,他們的專業知識來自於各種基礎醫學,甚至是醫療科技的進步(例如X光影像、物理治療設備等),同時還包括了經驗,而這些經驗也有差異性。
 
隨著基礎醫學與醫學科技的進步,針對病人的差異性進行因人而異的「精準醫療」成為一種可能。這些相關的醫學科技稱為「精準醫學科技」,經由這些科技,期望不同的病人接受治療後的效果都能落在一定的理想範圍內。
 
在這期的專題報導中,介紹了「新世代定序技術、生物晶片、幹細胞與細胞治療、智能材料、癌症的標靶藥物治療、藥物傳輸系統及基因體資訊預測最佳用藥」7種精準醫學相關科技。這些科技尚未涵蓋全部的精準醫療,而且有些比較成熟,有些還在發展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小明、阿杏與王虹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而且對於各種難治的疾病如癌症、神經退化、心血管疾病等,都能做到更有效的醫療。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