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創意加值:創意加值 夢想實踐

103/10/03 瀏覽次數 6588
您曾經拜訪過穿上藍天與彩霞的招潮蟹嗎?

您知道魷魚、章魚、烏賊、花枝、墨魚、軟絲、透抽、小卷的差別嗎?還是,如大部分人一樣,停留在碳烤魷魚的印象中?

關於海洋的環保等學術、嚴肅的議題,若是從設計師的角度會有什麼新發現?筆者藉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近幾年進行的「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以及從海洋議題所得到的靈感與趣味。筆者的研究計畫總繞著「海洋與水」的議題打轉,常常引起不少好奇詢問。因此,故事就從筆者關於水的成長經歷開始吧。

我的野薑花小河

我的快樂童年在宜蘭鄉下度過,祖孫三代、叔伯齊聚,是個近二十來人的鄉下大家庭。住家是竹籬、花園圍繞中的傳統平房,因為後續沒機會蓋成三合院,俗稱一條龍的紅瓦、磚牆、木門的閩南傳統建築;從東貫穿到西,聯排10間房,橫跨近40公尺。很奇妙,如童謠,我家門前有小河,但後面沒有山坡,也是一條小河。因此,童年玩樂的記憶常常與水牽連。夏天,國中、國小、幼稚園班年齡的堂兄姊弟妹十來個,幾乎天天待在河邊。以現在都市化的成年人心思回想,覺得不可思議。

大部分小孩的身高搆不到水深,管他狗爬式、水瓶式,在水中載沉載浮。我媽、伯母們好像忙著大家庭永遠做不完的家事,從來沒有閒功夫擔心自己的小孩被水漂走,心臟超強。戲水的河邊,以橋為中心,上下游20公尺就是我們專屬的游泳道、露天浴場;摸魚、抓螃蟹、摸蜊仔兼洗褲,標準游泳池應沒有這種等級的享受與趣味。橋邊長一棵傍水而生的不知名樹,樹高約10公尺,樹梢正好伸展至河心,理所當然成為超級跳水平臺。

有一段時間,年長的堂哥不知從何處找到一個大卡車橡皮內胎,瞬間變成眾小孩的偶像。橡皮胎灌飽氣,套入不銹鋼浴桶,手握兩塊木板當槳,就變成了水上巴士,堂哥成為水上巴士專屬駕駛員。小孩子們自動在岸邊排隊,焦躁等候,等著跳上水上巴士。有了橡皮胎巴士之後,我們更大膽地離開橋邊戲水區很遠很遠,穿過生長在小河兩岸伸展向河面的層層野薑花,往上下游極遠處探險。

我們家前後的兩條野薑花小河,在還沒有建設成現代化水泥排水溝之前,兩岸長滿各式水生植物。夏日午後涼風一吹,花香飄散河面,河中戲水成為世界級享受。後來,野薑花小河隨著社會的進步開始變味!變味的起點,上游開始養豬。12歲,我們舉家遷離鄉下,搬入小鎮。搭乘橡皮胎巴士穿越野薑花小河的花香、涼風,與孩子們的記憶,一同搬入小鎮。

20年前,很有建設眼光的地方長官拍胸脯保證要杜絕水患。有了水泥大軍,小河就不再氾濫,野薑花小河就變成了符合全臺治水建設標準的水泥排水溝。橋邊那棵不知名的樹 ─ 我們的超級跳水平臺,也為國泰民安犧牲奉獻了。偶爾回鄉,駐足河岸,閉眼揣摩搭乘橡皮胎巴士穿越埋藏在水泥之下,野薑花小河的涼風與花香,這是我們這一代對於臺灣河流的鮮明經歷與記憶。

您讀到這裡,大概要問這跟科技部的創意加值計畫有關嗎?我的野薑花小河跟設計創新有關聯嗎?設計創新常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然而對於設計創意,筆者覺得世上獨一無二的「經驗財產權」更是迷人。很奇妙的,筆者許多研究似乎都繞著「水」打轉,或許更深刻地說:在潛意識的記憶裡,思緒仍搭乘著橡皮胎巴士穿梭在野薑花小河的涼風與花香之中。接下來,就讓筆者與大家分享一件延續童年橡皮胎巴士的設計作品。

親近海洋的理想

臺灣位處亞熱帶,四圍環繞豐沛的海洋資源,土地面積只占全球萬分之2.5,但周邊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種類)甚高,約占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本島加上121個以上的離島與礁岩,海岸線總長度約1,566公里,所轄領海面積約達17萬平方公里,是國土面積的4.72倍。如此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利於發展以生態保育為訴求,能永續經營的海洋產業。

最近15年,海洋資源的利用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並開始大力推廣。2001年政府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2004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6年公布「海洋政策白皮書」,透過各項政策進行海洋臺灣整體規畫,全面推動海洋發展。並在各級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納入海洋保育教育,以「知海」、「親海」、「愛海」為海洋教育的目標。

親近海洋的方式

讓我們先深入了解現在我們親近海洋的方式,例如在本島南端的墾丁,遊客如何從事浮潛活動。在後壁湖浮潛場實地觀察發現,浮潛店家提供的服務欠缺差異化,價格一致。至於浮潛活動前後的相關旅遊休閒服務,以及系列性的生態旅遊的教育內容則很缺乏。

我們觀察到潛客換裝後,搭乘接駁車輛至浮潛場,身穿著厚實的潛水衣與救生衣,在下水前等候時非常嚴熱難耐。潛客須長時間在潛場海邊簡易的遮陽棚內等候,缺乏浮潛活動前後的休憩空間。潛客在潮間帶聽取教練下水前宣導之際,無法下水的幼齡兒童緊抓著父母不放,很難進行全家親子的親水活動。潛客下水經過潮間礁岩帶,不僅行動遲緩不便,潮間帶生態也因常年受踩踏而嚴重破壞。

另外,在臺灣最大的離島,海洋資源非常豐富的澎湖,於2012年11月成為全球少數「最美麗海灣」成員之一。它具有多樣的海洋生態、絕妙的地質景觀、豐富的海洋文化,以及令旅人流連忘返的「慢活、悠閒」氛圍。回顧2009年擺脫博奕產業爭議陰霾之後,政府全力推動澎湖低碳島計畫,民間業者開始深耕島嶼生態旅遊,努力摸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兼顧的永續經營之道。

然而,當深入觀察觀光休閒文化與目前業者經營模式,看到水上摩托車呼嘯馳騁、海上垃圾漂浮、化石能源載具排放汙染等;再加上業者經營同質性高,講求經營效率削價競爭,鮮少遊客能真正深入探究水面以下的豐富海洋生態,成了名副其實的「水面上的活動」。對自然生態不友善的掠奪式經營,反招致海洋生態資源急速枯竭,水上活動所到之處,海洋生物競相走避,鮮少有觀光旅遊與海洋教育整合設計的觀光設施。

過去5年,澎湖地區觀光客人數成長近85%,2012年旅遊人數創歷史新高達90萬人次。但遊客的旅遊型態長期以來仍停留在迅速穿梭於景點之間的參觀、飲食活動為主,極少進行深度旅遊,或長時間停留的生活體驗之旅。

除了少數以學生為對象的暑期營隊,可進行主題式體驗教育外,要使海洋教育深入旅客的觀光生活型態非常困難。特別觀察以家族旅遊為主的遊客,全家親子的互動過程絕大多數是以「拍照留念」、「享用特色餐飲」為互動焦點,很少以海洋教育為話題。此外,慣以標準套裝安排的旅遊行程,卻讓絕大部分極具美感震撼的自然生態、文化景觀被隔絕於旅客的視線之外。

因此,是否能藉由設計創作的規畫,把海洋教育政策所期望的「文化美感」與「文明質感」的海洋公民素養,注入到現在與島嶼風土、生態脈動斷離的觀光旅遊型態中?

漂遊海灣

延續童年橡皮胎巴士所設計的「漂遊海灣TM」,具有創新專利的U型船身大幅提升水域活動的「安全性」,創造多樣化的「娛樂性」。因此,即使不具專業潛水技能的遊客,或攜伴,或全家親子同遊,都能輕鬆投入「漂遊海灣」海洋生態之旅。遊客輕握「漂遊把手環」,以電力驅動的「漂遊海灣」以泳速推進,讓遊客宛如置身寧靜海灣,隨船漂遊欣賞海中生態景觀。

「漂遊海灣」U型船身所圍繞的內環親水區,可安置不同款式設計的甲板,延伸多樣化親水活動方式,例如三五好友同樂、全家同樂的海上樂園、海上咖啡屋等,提供浮潛觀光旅客不同的漂遊樂趣。

2008年「漂遊海灣」參與科技部的「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籌組跨領域工程設計團隊,推動概念商品化進程。跨領域團隊成員的背景橫跨工程、管理及設計3個專業領域,涵蓋學術與業界兩方面的專家。工程方面,依照船體建造子系統分成4個技術領域,分別是船體結構、儀控動力與巡航、太陽能發電、船隻綠色標章評估。主要成員都是國內造船系所、電子系所的專家,不只造船學理基礎能力堅強,且各個擁有豐富的造船、太陽能能源的實務經驗。

此外,計畫團隊邀請造船業者加入,協助船體建造合理化的整合與銜接工作。管理方面,由在行銷策略規畫、產品企劃開發有實務經驗的產業界人員加入,推動這計畫經營模式與市場規畫的建立工作。

本階段歷經可行性評估,修正原始概念設計以符合經濟、技術、運行可行性的商品合理化方案。隨後依照工程設計方案,製作縮小比例原型船進行模擬,並接續委託專業造船公司建造全尺寸原型船。另一方面,同步與行銷管理團隊完成行銷策略、營運機制,以及官方網站的規劃工作。

從2011年4月開始,「漂遊海灣」原型船已在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旗津校區實驗碼頭進行3次海測試驗,在海況條件平穩時,經過精確的功能調校,已達到計畫設定目標。並在2011年8月受邀參與高雄海洋博覽會,在光榮碼頭正式向外推廣產品概念。為達成「漂遊海灣」以澎湖為營運據點的商品化目標,本團隊歷經多次探勘,並考量海象平穩、生態豐富、碼頭海堤設施、周邊地質景觀等因素,選定澎湖西嶼鄉小門村小門灣區為場域,預定在近幾年夏季進行試營運推廣計畫。

珍惜我們的海洋

這是筆者延續童年橡皮胎巴士的設計故事,故事未完,還在編寫!

一位澎湖當地的友人投身於推動海洋保育,曾經訴說一段因「美感經驗」而引發個人對待環境的巨大轉變。國中以前,這位友人是一名業餘垂釣高手與狂熱者,國中畢業後終於存夠積蓄購買專業的潛水裝備。當深潛海底親臨往常垂釣之處,看到令人震攝的海洋景觀時,一次的「美感經驗」完全取代了友人繼續垂釣的欲望,不再垂釣起而保護海洋。這位友人從享受釣魚的「手感」與漁獲的「口感」,完全轉換成為珍賞海洋之美的「美感」能力。

親愛的讀者,若您有時間,何妨抽空離開都市的習慣性便利,脫離現代資訊產品的控制,書本的制式化教育方式,拜訪一下潮間帶穿上藍天與彩霞的招潮蟹,會告訴您意想不到的故事。在您吃碳烤魷魚之餘,花點心思欣賞魷魚、章魚、墨魚、軟絲、透抽、小卷的美麗差別,您會讚嘆造物者的驚人手筆,更加珍惜我們的海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