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點頭症

106/04/06 瀏覽次數 2817
1960年代,非洲出現了 一種怪病。從東非的坦桑尼亞散播到烏干達、南蘇丹,症狀與癲癇類似,發病者主要是小孩、青少年。在餵食或接觸到冷空氣的時候,病人會不由自主地點頭,因而俗名「點頭症」。發病後,症狀會越來越嚴重,許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意外,以及續發感染。最近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一個團隊發現點頭症可能是「河盲病」病原造成的自體免疫疾病。
 
河盲病也是發源於非洲的疾病,病原是一種黑蚊傳染的蟠尾絲蟲(Onchocerca volvulus)。這種蟠尾絲蟲是線蟲,只能寄生在人體中。(蛔蟲也是線蟲,只是體型大多了。)蟠尾絲蟲侵襲眼睛後,角膜會長期發炎,導致角膜基質增厚,病人因此有失明之虞。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世上有2,500萬人感染河盲病。

流行病學者早就發現河盲病與點頭症的流行區域重疊,但是檢驗點頭症病人的腦子與腦脊髓液(CSF),都沒有發現過蟠尾絲蟲,於是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蟠尾絲蟲可能是間接造成點頭症的,而不是點頭症的病原。美國NIH團隊轉而分析病人血液中的抗體,結果發現了一個抗體,可以鎖定哺乳類神經元製造的一種特定蛋白質,以小鼠做的研究確定小腦與大腦皮質的神經元都會製造那種蛋白質。總之,點頭症患者身體裡有一種抗體,會攻擊哺乳類的神經元,包括病人本人的。

研究人員再仔細觀察蟠尾絲蟲,發現牠有幾種蛋白質,與哺乳類神經元製造的那種蛋白質極為類似。因此點頭症的病理就有了合理的解釋:身體針對蟠尾絲蟲的抗原蛋白質製造了抗體;可是蟠尾絲蟲的抗原蛋白質與病人自身的一種蛋白質太類似;結果病人製造的抗體不但會攻擊入侵者,也會攻擊自己的組織。

那麼先前在點頭症病人體內為什麼沒有發現蟠尾絲蟲呢? 研究人員推測,那是因為許多寄生蟲都有類似的抗原蛋白質,可能是其他寄生蟲引發的免疫反應,對病人的組織造成了傷害。

參考資料
  1. Vogel, G. (2017) Mystery nodding syndrome may be triggered by parasitic worm. DOI: 10.1126/science.aal0760.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