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美國農業部的兩位植病學家Erwin F. Smith和Charles O. Townsend也從菊科的瑪格莉特中,分離出這種使植物產生腫瘤的細菌,今稱為「農桿菌」,並在《科學》雜誌中發表這重要發現,開啟了農桿菌的研究。
1974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Armin C. Braun博士證實植物的腫瘤組織即使沒有細菌存在,仍可繼續增生繁殖,顯示這些受感染的植物細胞已被細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改變。而隨著近代分子生物學的進步,對於DNA及RNA的了解逐漸增加,終於由比利時的Marc Van Montagu博士和Jeff Schell博士的團隊,在農桿菌中分離出與細菌的腫瘤產生能力有關的大型質體,命名為「腫瘤誘導質體」。
197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Eugene W. Nester博士、Mary-Dell Chilton博士等人更發現,在植物腫瘤細胞中有一段腫瘤誘導質體上的DNA存在,使得受感染的植物細胞產生如此劇烈變化,因此稱這段DNA為「轉移DNA」。這結果顯示農桿菌可以跨越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鴻溝,把遺傳物質從原核生物轉移至真核生物,進而改變真核生物的生長與發育。這些早期的研究結果奠定了農桿菌在植病界的特殊地位。
從此,各研究團隊競相開發腫瘤誘導質體,希望能夠把不同的DNA片段送入植物細胞中。直到1983年,Patricia C. Zambryski博士等人首次建構了農桿菌的載體系統,可成功地把一段外來的抗生素生合成基因送入植物細胞中表現,但不會使受感染後的植物產生腫瘤。這套農桿菌的載體系統成為現今用於產生不同的轉殖植物或基因改良作物的載體系統的基礎。時至今日,已改造出約10種的農桿菌可搭配數十種不同的載體系統,並成功地獲得超過100種以上的轉殖植物。
Nester, E., Gordon, M.P. and A. Kerr (2005)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From Plant Pathology to Biotechnology, T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Press, St. Paul, MN.
Tzfira, T. and V. Citovsky (2008) Agrobacterium: From Biology to Biotechnology, 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 New York, NY.
Wang, K. (2006) Agrobacterium Protocols, Humana Press, Totowa, 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