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闇黑嗜血族
97/08/20
瀏覽次數
19175
東森電視「科學大解碼」製作小組
|
天氣漸漸熱起來,蚊蟲也跟著變多。除了我們常見的登革熱病媒蚊之外,中南部的觀眾朋友一定還忙著打一種俗稱黑金鋼的小黑蚊。上個月南投縣政府宣誓滅蚊作戰,臺中縣市也開始防制宣導。到底這種小黑蚊到底是何方神聖,在這場人蟲大戰中,我們到底有沒有勝算呢?請看我們的科學大解碼。
內容大綱
研究人員伸出毫無遮蔽的小腿,不到幾分鐘,只見小黑蚊如餓虎撲羊一般一擁而上。這可不是二十四孝裡恣蚊飽血的橋段,而是昆蟲學家為了研究打倒小黑蚊的方法,使用的誘敵策略。
抓到最多的數量,大概才前幾個禮拜,大概二十分鐘一千隻以上,一千隻以上,其實應該更多,因為抓不完 。
每到夏天,這些小黑蚊就成了中南部民眾揮之不去的惡夢。而牠雖然被稱為小黑蚊,但牠其實並不是蚊子,而是另一種會吸血的昆蟲,臺灣鋏蠓(蛺蠓)。
臺灣鋏蠓的體長只有1.4毫米
,
除了觸角和口器呈深褐色之外,頭部、胸部、腹部都是黑壓壓的。雌蟲的體型較大,也是突襲人類的元兇。
吸飽了血的雌蟲,二到三天之後就可以產卵,繁殖力超強。
像這樣一隻小小的,牠可以生產大概五十顆,甚至我們有做過,可以產到八十顆卵那麼多。
到底臺灣鋏蠓是怎麼鎖定獵物的呢,科學家希望從氣味開始下手。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小黑蚊可以偵測得到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像電影裡停止呼吸,就能騙過吸血小黑蚊。
牠們也可以感測我們人體的溫度,那另外一個的話,就是特殊的氣味。
我們體表會產生一些脂類,這些脂類被我們體表的細菌分解了以後,會產生一些脂肪酸。這些脂肪酸,他們就會偵測到這些信號,來做叮咬的動作。
從溫度、從氣味,臺灣鋏蠓有如配備精良的偵察機,怎麼樣就是找得到人類。除了針對成蟲的研究之外,科學家還從源頭著手,希望藉由阻斷幼蟲的食物─藍綠藻,來達到抑制小黑蚊的數量。八十五年前,日本學者首次發現臺灣鋏蠓,八十五年後,臺灣鋏蠓仍然威脅著人類。國內學者正從習性、基因、環境等各方面著手,正式向臺灣鋏蠓宣戰。
影片勘誤:
1:46 「蚊子」更正為「小黑蚊」
資料來源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蚊蟲(21)
病媒(7)
小黑蚊(6)
鋏蠓(3)
脂肪酸(22)
推薦文章
114/03/29
氣候預測能準確預警乾旱嗎?從古代天象觀測到 AI 氣候模式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3/24
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安全 行動不便者的防災關鍵策略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