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三人行更健康?
105/09/05
瀏覽次數
2012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粒線體號稱細胞的發電廠,是不可或缺的胞器。粒線體也是奇異的胞器,因為它有自己的基因組;人類粒線體基因組包括37個基因。根據流行的理論,粒線體本來是獨立生活的細菌,後來被原始真核細胞吞噬,成為真核細胞的一部分。這就是真核細胞的共生起源說。
粒線體基因組裡的基因要是有缺陷、無法發揮功能,會令人體弱多病,而且往往早夭,目前醫師仍然束手無策。女性病人的卵子裡要是充斥的是有缺陷的粒線體,子女也會遺傳到同樣的粒線體。解決之道只有一個:更換卵子中的粒線體。對於這種療法,生醫界、人文學者與社會大眾還沒有明白的共識。但是英國已經通過法律,允許醫師進行更換粒線體的療法,使受精卵包含健康第三者的粒線體。換言之,最後受精卵中有3個人的DNA:父母親的核DNA,以及第三者的粒線體DNA。
許多人對這種療法有疑慮,因為我們對於粒線體DNA與核DNA的互動仍不清楚。根據常識,我們會期望捐贈粒線體的人是親戚才好。不過最近西班牙的一個團隊發表的實驗結果教人驚艷,也許能消解部分疑慮。
西班牙的研究人員以兩個小鼠品種做實驗。首先,他們先確定那兩個品種的粒線體基因組有明顯的差異。以人做類比的話,那一差異的幅度相當於現代非洲人與其他歐亞族群的差異。然後研究人員從A品種的受精卵中取出細胞核,殖入B品種的去核卵子。以後的事就是靜待那些合成卵子發育、出生、成長。
結果,合成卵子發育成的個體一開始與對照組無異。直到牠們即將進入中年,也就是1歲左右,差異才顯現。實驗組儘管吃的食物與對照組一樣,卻不發胖。禁食之後,血液胰島素濃度的起伏並不大,表示牠們比較不容易發作糖尿病。牠們的肌肉並不因老化而快速萎縮,染色體端粒也減短得相當緩慢。最後,牠們比較長壽:壽命的中位數比對照組長1/5。
這個結果出乎意料,難以解釋。有人指出,小鼠與人的壽命相差太大,生理策略也許有根本差異,因此不能期望異質粒線體能帶給人同樣的福利。此外,這一實驗使用的小鼠品種是近親繁殖的結果,與人類不同。人類的「第三者」最好找遺傳關係親近的人。這些評論都有道理,但是這個研究點明了重要的問題,提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只有進一步的實驗,才能答覆這個實驗結果引起的問題。
參考資料
Latorre-Pellicer, A.,
et al
. (2016)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DNA matching shapes metabolism and healthy ageing.
Nature
,
535
, 561-565.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6年9月,525期,74 ~ 77頁
粒線體(15)
基因組(6)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