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如何應用機器人照顧高齡者?可分成生理、心理、社會心理 3 大科技類型

112/10/30 瀏覽次數 3535
圖一:機器人透過人臉識別功能辨識身份,並利用人型機器人身體的感測器,接收使用者輸入的指令,能夠降低科技排除感,減少高齡者科技學習成本。(影像來源: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副教授,影像涉及隱私,故做後製處理。)

圖一:機器人透過人臉識別功能辨識身份,並利用人型機器人身體的感測器,接收使用者輸入的指令,能夠降低科技排除感,減少高齡者科技學習成本。(影像來源: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副教授,影像涉及隱私,故做後製處理。)

臺灣在 2018 年 3 月底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在八年內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少子化趨勢,子女照顧負擔加重,高齡者照顧成為各國高齡照護的發展重點之一。現今機器人技術可以如何陪伴與照顧高齡者,改善高齡者生活品質,同時解決照護人力供不應求的困境?
 
熟稔人機互動、機器人系統技術領域的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認為,目前針對高齡人士而設計的資訊科技,大致可以分為生理、心理及社會心理三種類型:
 
第一為生理類,指的是透過科技量測與記錄血壓、心跳等生理數據,或是提供用藥、輔具使用、復健相關衛教資訊等。 
 
第二為心理類,指的是具備陪伴、深化與朋友或家人間情感連結的科技,典型案例為日本用來預防老年失智、抑鬱症的神經邏輯治療機器人,它同時具有無線語音和視頻傳接的功能,能讓照顧者與遠方的朋友和家人進行溝通。 
 
第三為社會心理類,則是指可以增加高齡人士社會參與或社群參與的科技,例如創建地方社群,深化長者和社區的連結,或是結合人工智慧,根據長者的網頁瀏覽紀錄或偏好,推播相應活動訊息,鼓勵長者走進社會。 
 
若進一步聚焦機器人領域,目前仍以生理應用機器人為大宗,像最早推出的搬運機器人,可以協助照護者移動行動不便的長者,例如將長者從床上搬到輪椅上。之後開發出的復健衛教機器人,則可協助護理師完成工作,例如推播衛教資訊、教導復健活動等,倘若整合感測器或其他資訊系統,機器人還能執行更多任務。 
 
至於心理應用相關的機器人,近十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創新的應用方式可以與長者互動、聊天及玩遊戲,外形上也越來越擬真,例如有的機器人除了有視覺、聽覺、觸覺外,它的狀態還可以隨著白天黑夜的變化,有時充滿活力有時愛睏,模擬實際生物的生理反應,讓使用機器人的長者就像在養真的寵物。

機器人應用設計 2 大重點:彈性與資安

「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機器人應用,在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兩大重點,一是具備足夠彈性,二是評估該應用是否會造成長者及其照顧者有侵犯隱私的疑慮,」簡士鎰說。由於高齡人士是個體化差異很明顯的族群,包括居住地區、年紀、退休時間等,都會影響其科技使用習慣與偏好,因此開發者應該從長者角度出發,才能符合其使用需求。 
 
簡士鎰進一步分享過往在某社區共餐中心導入機器人應用的經驗,當時為了讓長者更快速學習,特別在機器人系統結合語音輸入、人臉辨識等功能,希望長者可以用更直覺的方式與機器人互動,但在實際應用後發現,不同長者使用的語言和說話速度差異很大,且每一個的使用姿勢也不同,有人坐著、站著或蹲著,必須加掛更多週邊設備,完備的客製化需求才能貼近不同長者的應用情境。 

圖二:評估長者身體與心智狀況後,使用人形機器人帶領健康操教學與復健相關活動。(影像來源: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副教授,影像涉及隱私,故做後製處理)

圖二:評估長者身體與心智狀況後,使用人形機器人帶領健康操教學與復健相關活動。(影像來源: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副教授,影像涉及隱私,故做後製處理)

結合社群力量,加速推動機器人應用

在應用推廣上,簡士鎰建議可以結合社區和社群的力量,建立長者的使用習慣。因為目前生產機器人的成本仍然偏高,無法像電視機一般普及,導致長者沒有太多與機器人互動的機會。因此,可以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共餐中心設置機器人,再結合社工、志工或比較擅長使用科技的高齡同儕的力量,透過旁人的輔助與引導,幫助長者習慣與機器人互動。 
 
面對少子化趨勢,高齡者及失能者的照顧將會是未來必須面對的議題,而機器人可以有效減輕這些高齡照顧者或照護人員的負擔,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進而打造一個健康快樂的高齡社會。

資料來源

● 採訪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簡士鎰副教授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