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臺灣燈塔紀行系列 - 彼岸浮圖
104/08/10
瀏覽次數
2627
慈濟大愛電視臺
|
清乾隆年間,西元1775年,在澎湖西嶼立起了一座「七級浮圖」,這座高約15公尺的石塔,頂端以牡蠣殼為罩,燃油閃耀,寓以佛力庇佑往來臺灣、廈門之間的帆船與本地漁家在霧茫之中,與潮湧拚搏時,能一帆風順,救度爾等能安渡彼岸,史書皆以此為中國燈塔的嚆矢。然而,作為「海洋哨兵」,指引航路安全的現代燈塔,卻要等到清末鴉片戰爭之後,才真正發展起來。
清末時,列強相繼扣關,海關為了豐厚的關稅收入與保障船隻海上航行安全而籌辦航路燈塔建設,最先完成的是進出上海港的燈標設施,而後是依航路重要性沿著華南和華北的海岸線逐次佈建。
澎湖西嶼上的漁翁島燈塔是臺海上第一座洋式燈塔,而後因為開放口岸貿易,鵝鑾鼻、旗后、淡水燈塔等陸續建置。這是清末以來,臺灣地區燈塔出現的時代背景,一部臺灣燈塔史,其實也是理解臺灣與世界關係發展的變遷史。
本系列節目由慈濟大愛電視臺製作
每週六晚09:00 ~ 10:00於大愛電視頻道(CH09)播出
本系列部分已播畢內容可在本園及
大愛電視YouTube頻道
重溫
推薦文章
112/09/14
從基地到城市——綠建築與熱島效應的研究與法制化歷程
董昱
|
科技魅癮
儲存書籤
112/07/31
讓駭客再也竊聽不到的資安新技術!專訪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學系陳泳帆教授談「量子加密通訊」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5/31
讓水資源永續,民生農業工業皆免於無水之苦: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永續水源治理」計畫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8/31
AI 人工智慧如何推動「節能」?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李達生教授分享三大應用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