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眼見為憑:以分子影像整合轉譯精準醫學與新藥開發

107/09/26 瀏覽次數 2007
傳統的藥物開發方式,是針對臨床疾病進行化合藥物的篩選,20世紀後因分子生物技術發展、人類基因圖譜解碼、基因質體學和蛋白質體學的發展都促進了新藥開發的方式。在這場演講裡,忻凌偉副教授將分享他的看法。
 

新藥的開發過程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巨大的經費,但同時也是獲利時間最長的產業,忻凌偉說,有許多大藥廠仍願意投入開發新藥,因為一旦找到藥物核可上市,往往可持續銷售數十年。忻凌偉並指出,傳統的藥物開發方式,是針對臨床疾病進行化合藥物的篩選,20世紀後因分子生物技術發展、人類基因圖譜解碼、基因質體學和蛋白質體學的發展都促進了新藥開發的方式。

 

傳統v.s.現代

 

忻凌偉比喻說到,傳統的疾病治療方式就像出動整個軍隊做大規模毀滅性的攻擊,雖然殺敵但也自傷;現代化的治療方式著重於疾病的情報蒐集,再針對弱點投予致命一擊。其中有關疾病/病人的情報蒐集,就得仰賴分子影像科技所提供的資訊與數據,再與臨床症狀結合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此即為精準醫學的意義。

 

分子影像與精準醫學

 

如果可以在決定治療方式前,先看看疾病在體內的狀況,是否可以更準確地選擇治療方式呢?忻凌偉舉了一個腹痛病人的例子:在超音波掃描時,發現病人肝臟有多處不明腫塊,依照傳統的做法,病患必須接受部份肝臟切除手術,並評估未來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可行性;但以正子斷層掃描造影後,發現腫瘤已侵犯橫膈與部份腹腔,因此取消肝臟手術,以化療藥物控制。

 

眼見為憑活體影像探針

 

如果像科幻電影般,有一支縮小的軍隊可以進到人體中,探查病灶,不就可以大幅提高治療的機率嗎?忻凌偉提到,尤其在腦科學的研究中,以實驗動物做為研究的模式是解剖動物的腦部切片,如果能針對活體的腦部,尤其是人類,進行研究,將更能有效地精準定位疾病發生的原因。

 

忻凌偉以阿茲海默症為例,這是目前最常見的癡呆症,當病患被診斷時,腦中通常已經有太多不可逆的損傷,最確定的診斷方法是死後腦切片的檢查。目前針對病因的形成有兩派假說:Aβ澱粉斑塊和τ蛋白,如果能針對這兩種蛋白質設計分子影像探針,就可能在患者早期即診斷出來,並提供治療。

 

忻凌偉以藥事法中藥品的定義為總解:藥品指的是用於診斷、治療、減輕或預防人類疾病之物。而在新藥開發中,用於影像診斷的分子探針既可用於基礎醫學研究,協助「發現」問題,亦可做為用於臨床診斷的「藥物」,同時用於協助新藥「發明」的工具。【整理|科學人】

 

延伸閱讀

 

窺探阿茲海默症大腦,2017年8月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