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全球創意減災APP開發競賽贏家,倫敦揭曉
103/07/17
瀏覽次數
4733
李柏昱
|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想像一下,你的四周正逐漸被水淹沒……而此時,能讓你免於滅頂之災的竟是你手機裡的APP應用程式?
日前有超過一千家的軟硬體研發商,共同參與位於孟加拉、海地、印度、印尼、日本、巴基斯坦、菲律賓、美國與越南等九個國家舉行的駭客松(hackathon)競賽。花費一個周末的時間,透過馬拉松式的腦力激盪與快速雛型設計,建立應用程式來解決社區或公眾可能面臨的災後應變問題。
為減災編程基金會(Code for Resilience)不僅挑選出各地優勝者,同時也藉由為期三月的線上指導,鼓勵開發者將自己的創意轉化成更加完善的應用設計。而在競賽過後,目前至少仍有五支團隊正與當地政府進行合作,嘗試增強程式的可行性與擴大利用的可能。
「日本曾有多次發生如地震、海嘯等天然災害的紀錄。因此在程式開發上,首先要考量到如何提升社區的耐災能力。」日本駭客松計畫的發起者古橋大地(Taichi Furuhashi)表示,「我們樂於結合公民駭客的力量,並從中激發出更多改善我們現地面對的難題的創新思考」。
來自世界各國的評審從超過60件的應用提案中,決選出最後十組參賽者。在最終,前三名的獲獎隊伍在2014年6月30日於倫敦的風險認知論壇中受獎。該論壇在災害風險管理領域頗負盛名,每年都有近八百位來自學界、多邊組織(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政府與私人企業的代表共同參與這場盛事。
全球減災與恢復基金(Global Facilit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Recovery, GFDRR)主管,同時也身兼為減災編程創始成員之一的弗朗西斯‧蓋斯奇埃爾(Francis Ghesquiere)認為:「生死一瞬間的差別,只取決於是否達成事前完確預防、事後精確回報。」他同時也提到:「為減災編程不僅促成政府與程式開發者的合作,同時也激發出更多創見,有助於提升災後應變的處理能力」。
獲勝的隊伍如下:
雅加達防洪警示
(Jakarta Flood Alert)—印尼這款手機應用程式可同時監控14座水閘、水位與其在6小時內的高度變化與其他項目。使用者除了能獲知閘門的即時狀況與特定區域的洪患機率以外,也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將資訊轉發他人以進行應變處理。
逃げ地図
(Nigechizu)—名稱是日文的「避難地圖」。為了顯示避難時間點,這款網頁工具把社區自行描繪的協作地圖進行數位化處理,並且增添互動功能,讓使用者得以自訂或建議替代途徑、支援都市計畫人員與災害管理單位等。
迅災
(Quick Disaster)—不僅特別設計成可穿戴的載具,這款來自印尼的應用程式也展現多元功能:從通知災害發生、到結合區域的即時資料等,使用者在進入潛在災害風險地時,程式就會發出警告並且顯示可能的避難路線。
在Twitter上獲得最高票數、拿到最佳人氣獎的
雅加達防洪警示
成員法迪拉(Riska Fadilla)認為:「對我們而言,為減災編程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團隊能更加全面地精煉自己的想法,並且把自己的設計展示給全球。同時,這個競賽也讓我遇到志同道合的其他開發者,一同在社區減災軟體的開發上,給彼此加油打氣。」
儘管一個APP看起來平凡無奇,但為了符合減災上的考量與使用者的需求,卻也集聚了無數努力的心血結晶。這些成果不僅加速全球的發展過程,也加速搭建起企業與私人部門、或多邊組織與大學,甚至是人跟人之間的溝通橋樑。(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