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學界以及對臺灣醫學史略有涉獵者,對於「熱帶醫學」(tropical medicine)一詞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創建倫敦熱帶醫學校,在瘧疾與絲蟲病研究貢獻卓著而有「熱帶醫學之父」美譽的英國醫師萬巴德(Patrick Manson, 1844-1922),早年曾在高雄行醫約5年之久;20世紀初日本積極參與「極東熱帶醫學會」(Far Eastern Association of Tropical Medicine),並在臺灣推動熱帶醫學研究,其中尤以橫川定(1883-1956)的成就最為卓著;之後,謝獻臣(1924-2000)、連日清(1927-)等臺灣前輩醫師和科學家也都對這領域有所貢獻。
英國歷史學者沃博伊斯(Michael Worboys)認為,萬巴德是第一位提出「熱帶醫學」這個名詞的醫師,並以「熱帶疾病」(tropical diseases)取代傳統的「疾病在熱帶地區」(diseases in the tropics)的觀念。「疾病在熱帶」與「熱帶疾病」二者表面看來只是文字排列順序的變換,但沃博伊斯認為它們的意義截然不同。
Worboys, M. (1993) Tropical Diseases. In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pp. 512-536, Bynum, W.F. and R. Porter Eds., Routledge,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