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油母質生油

97/07/29 瀏覽次數 19900

距離 520 就職,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民生問題,是大家最希望新總統能夠馬上改善的項目,其中包括居高不下的油價。不過石油總有一天會用光的,到時候人類又該怎麼辦呢?科學家到底有沒有找到延長石油時代的方法呢?今天的科學大解碼就要針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我們找上的是生成石油的最上游源頭,油母質,看看它能不能解決我們的能源危機。

內容大綱

路上跑的汽車,加的是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身上穿的衣服,用的是石油提煉出來的人造纖維;腳下踩著的柏油路,鋪的是石油提煉最後剩下的瀝青。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就離不開石油,但問題是,石油還能用多久?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的估計,大概還可以再用六十年,不過石油短缺的年代,大概再過二、三十年就會來臨了,除非有重大的新發現。

為了解決石油危機,科學家除了繼續在世界各地找油之外,他們還找上產油的源頭,油母質。油母質,是石油的前身。當海上的藻類和浮游生物死亡後,很快的被掩埋。在與氧氣隔絕的情況下,生物體內的蛋白質、類脂質、碳水化合物等,經過分解再重整,轉化成油母質。

我們可以把油母質想像成一個,吸滿了油的海棉。不過呢,不是用擠的,而是用煮的。

所謂從油母質煮出原油,需要的是時間和溫度的相互配合。當地層隨著時代演進而下陷,愈接近地心,溫度愈高,當溫度達攝氏一百度時,生成石油需要一億年左右,二百度時,需要五百萬年左右。

當溫度升高的時候,油母質和石油的分子鍊斷裂,就可以把油排放出來。

在自然條件下,這個過程就像小火慢熬。但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則是用大火快炒的方式,速成石油。

像我們利用鑽石鉆來加熱的話,我們使用攝氏四百到五百度左右,這樣子我們只需要二十分鐘的實驗時間。

科學家已經掌握油母質生成石油的原理和特性,若能實際應用,人類的石油時代,也許能夠更加延長。但在此同時,相關污染及溫室氣體的控管,也是在對抗石油危機時,不容忽視的問題。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OPEN
回頂部